在額勒伯克汗被鬼力赤殺死後,其長子本雅失裡與叔叔哈爾臺吉逃亡去了帖木兒帝國那邊。
兩人可以逃走,這其中顯然有瓦剌的幫助。
現在明軍大軍來襲,鬼力赤和阿魯臺想借助明軍的力量,去擊潰瓦剌,從而獲得漁翁之利。
他們根本不會想去跟明軍正面對抗。
只是明軍人太多了,直接兵分三路,同時進軍瓦剌,韃靼,兀良哈。
這讓阿魯臺只能不斷退走。
——
兀良哈地區。
大量的明軍士兵不斷湧入。
這一支明軍就是由燕王朱棣率領。
兀良哈三衛跟韃靼,瓦剌,亦或是阿蘇特部有所不同,因為曾經臣服大明的關係,所以他們現在並非是完全的遊牧民資,而是屬於半農耕半遊牧。
在靠近遼東的地方,這裡就適合種植。
在這個時代,糧食非常重要,草原上的人口數目約在兩百萬左右,這麼多的人口自然是因為先前蒙元的關係,那個時候草原可以源源不斷的從中原獲取糧食,人口快速增長也很正常。
只不過到了現在,大明斷絕糧食運輸,人口就成了草原極大的負擔。
草原可承載不了如此之多的人口數目。
兀良哈三衛之所以能夠跟韃靼,瓦剌比肩,也是在於大明的扶持,包括糧食的交易,使得本部的人口一直上漲。
“朵顏三衛反覆叛亂,這次你們的皇爺爺下了諭旨,要直接處死三衛部族的領袖,俘虜全部抓走去修建鐵路,城池。”
“這次是你們立功的機會,如果能夠立下足夠的功勳,即便是郡王爵位,也能夠有著更大的地盤。”
朱棣策馬前行,對著旁邊的朱高煦,朱高燧說道。
朱元璋想把功勞留給自家兒子們,朱棣自然也是這麼想的。
長子朱高熾不宜打仗,朱棣自然就帶著兩個次子過來。
且朱高煦和朱高燧在軍事上,還是有幾分天賦的,如果能立下功勳,到時候也能多得一些賞賜。
朱高燧倒是沒說什麼,朱高煦順口道:“父王,皇爺爺不會把我們的郡國安排在這草原上吧,這裡太荒涼了。”
朱棣道:“如果能安排在草原上,那還是你們的運氣,也不看看,現在鐵軌都修入草原了,往後大明的貨物過來極為簡單。”
“以後說不定草原會更加的繁榮,在這裡當個郡王有什麼不好。”
朱高煦聽完,只是癟癟嘴,就算他不想來,如果真封在這裡了,那也沒有任何辦法。
朱棣見此說道:“你們啊,就是不肯讀書,可知道這次隨著大軍過來的,還有大量科研司的人員,那些人我知曉,都是負責勘探礦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