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弟弟他們在後院裡,你去跟他們打個招呼吧,大孫子我先跟你父王帶著。”徐儀華笑著說道。
現在朱高熾跟朱高煦,朱高燧的關係還是很不錯。
因為朱棣沒有靖難不是皇帝,世子的位置兩人也沒法動搖,畢竟上頭還有個皇爺爺壓著呢,就算是父王想,那也得看皇爺爺答不答應。
朱高煦也非常清楚,在皇爺爺那裡,大哥顯然要比自己吃香多了,因為調皮不讀書,皇爺爺更喜歡大哥。
去後院的路上,張氏小聲道:“安南那邊已經穩定了,瞻基馬上就三歲了,你是燕王世子,長期待在安南像個什麼,或許你應該跟父王也說說,此番之後,一起去倭國。”
朱高熾回道:“這還得看太孫的意思。”
張氏道:“只要你向太孫請求,他自然不可能拒絕,現在父王和母妃都很喜歡瞻基,這可是個機會。”
朱高熾只好回道:“我尋個機會說說吧。”
在安南,朱高熾是大臣,很顯然朝廷這邊也不可能再給朱高熾封王。
而且安南王室那邊,也已經得到了太孫的承諾,太孫月妃的兒子朱文南,聽這個名字都知曉是要封王安南的。
況且太孫的各個妃子去封王各國,這在大明來說都已經是非常明顯的事情了。
朱高熾開始沒多少想法,可張氏就不願意了。
不管怎麼說,朱高熾都是燕王世子,未來肯定是要繼承燕王之位,那麼在倭國的燕城,才是日後真正要生活的地方。
現在等於是在給大明打工。
所以張氏就想著這次回京師,可以讓朱高熾去到倭國燕城。
“你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應該為兒子想一想,他可是世孫,難道就一直待在安南嗎。”
張氏聽出了朱高熾嘴裡的敷衍,當即就說道。
朱高熾聽到兒子,這才認真道:“我明日便進宮求見太孫。”
張氏這才滿意。
這邊,徐儀華也在對抱著孫子的朱棣道:“此番熾兒回來,我看就不去安南了,等北伐的事情結束,就跟著我們一起去燕城吧。”
朱棣聞言冷哼一聲:“這難道不是他當初自己的選擇嗎,好像跟在我的身邊,他就不自在一樣。”
徐儀華說道:“你再怎麼不喜歡老大,也應該為你懷中的大孫子想想,況且老大是世子,他一直待在安南,以後怎麼繼承燕城。”
朱棣道:“他有的是治理內政的本事,你還擔心他接管不了燕城嗎。”
徐儀華當即有些生氣,從朱棣的懷中抱過大孫子:“我可不想大孫子一直待在安南那邊,幾年都不能見上一面,這次大孫子出生,我們都不知道。”
“如果你堅持要這樣做,那你就帶著老二老三回倭國,我跟老大去安南算了,我可捨不得我的大孫子。”
朱棣聽著這話,當下氣勢就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