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點點頭:“好了,你先退下吧,三寶那邊會安排的。”
“謝王爺。”
這邊傳旨太監退下後,朱棣馬上吩咐僕從將王妃叫來。
這等事茲事體大,朱棣必須要跟王妃商議。
徐儀華聽到訊息,連忙趕了過來,她在後院也聽說了有令旨之事。
徐儀華來了後,朱棣屏退左右,將手中的令旨給王妃看。
徐儀華看完,有些疑惑的看向朱棣。
朱棣這才說道:“我詢問了傳旨太監,說他們臨出發之際,父皇病危。”
只是一句話,徐儀華就知曉了朱棣的想法,隨問道:“王爺如何想。”
朱棣搖頭道:“本王不知。”
“此番傳旨,是太孫以監國之名,借北伐之事,要求我等四王立即返回京師。”
“我那大侄子心思縝密,於倭國之中留有許多暗手,時刻傳遞倭國訊息,他必然非常清楚我等如今之事。”
“假若這是個局,父皇已經危在旦夕,甚至現在已然駕崩,那我等去往京師,便如同羊入虎口,再無回來倭國的可能。”
“我那大侄子面善心狠,笑裡藏刀,本身出走十年而歸,哪有什麼親情可言,或是父皇駕崩,便迫不及待拔刀相向了。”
“如果拒旨不遵,我等四王聯合,方可對抗太孫。”
“今本王親衛私兵,總共有十萬餘兵力,其他三王大差不差,四十五兵力鎮守倭國九州島自成體系,即便是太孫想要出軍討伐,也要考慮後續事宜。”
“屆時我等再服軟稱臣,只要免去京師,自當可固守藩國。”
徐儀華聞言說道:“王爺的這些想法確實沒錯,可這一切都建立在父皇已經駕崩的前提下,假若父皇沒駕崩呢。”
“如若父皇沒駕崩,只需一道諭旨,王爺就不得不從,親自前往京師請罪,以父皇之脾性,王爺如此行事,必定要削去王爵,撤銷藩國,貶為庶人,幽禁於京師之中。”
徐儀華說的,就是朱棣最擔心的事情。
如果今天來的是父皇諭旨,那麼朱棣毫不遲疑就會起身出發。
可這次來的卻是太孫令旨,還是以監國之名發出的,這就讓朱棣不由得多想了。
徐儀華道:“會不會是太孫故意為之,局中設局。”
這句話,讓朱棣心中一跳。
他頓時就想到,如果父皇真的駕崩了,那麼大侄子肯定會將此事隱瞞下來,然後秘密以父皇的名義傳諭旨過來。
他們自然不可能多疑,就算是懷疑,也只能動身前往。
屆時同樣是有去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