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喊小舅子上了,其他人心裡就算不滿,當然也不敢說出來。
“遵命。”
烏思那非常高興,因為這是個撈取功勳的好機會。
在帖木兒軍事結構中,主要是以百人長,千人長,萬人長的構成,再之上就是統帥。
烏思那本身就是萬人長,在卡貝斯特的命令下,還有兩位你萬人長隨行,但需要聽從烏思那的號令。
帖木兒非常重視軍隊的地位,在整個帖木兒帝國中,軍隊人員的地位很高,同時他們需要功勳才能夠得以晉升。
卡貝斯特能夠得到帖木兒的信任,統領整個侵入到大明的軍隊,說明他本身的地位就非常之高。
在帖木兒的軍隊構成中,軍事力量的核心,是蒙古西征軍後裔與突厥附庸部落構成的河中軍事集團。
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蒙古帝國鼎盛時期的武力水平,並因為自身的重要性而享有較高社會地位。
卡貝斯特就是蒙古貴族,加上曾經在徵花剌子模征戰的優秀表現,因此才會作為先鋒軍統帥。
烏思那非常的興奮。
三萬鐵騎是個什麼概念,除開大明外,幾乎可以摧毀這個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國家,即便是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也能給其滅國的威脅。
動輒十萬鐵騎,在如今這個年代,也只有蒙古人才會如此之多的戰馬。
大明這邊之所以要打造具裝騎士,實在是戰馬太少了,所以每一個騎兵對於大明來說都非常重要。
當然,烏思那的三萬鐵騎也並非全是精銳重騎兵,其中重騎兵大約在五千左右的數目,這在卡貝斯特看來,對北元支援已經是完全足夠了。
這才僅僅第二天的時間,總不能北元就敗了吧。
次日,烏思那就帶著這三萬騎兵出發前往支援北元,他們不需要步兵,而是採取的奔襲的方式。
因為只需要不到三個時辰,就能抵達北元大營,帶著步兵反而是一種拖累。
“果然來了,穎國公真是料事如神啊。”
“好了,趕緊回去通知。”
一處小山坡處,兩名身穿大明服飾的探馬,看著遠方奔騰的騎兵,語氣中很是興奮。
吐蕃地域廣闊,因此不可能說設下伏擊,因為你完全不可能知道對方從什麼地方經過。
這裡並沒有什麼規定的道路,到處都能行走,傅友德想要進行攔截,也只能是散出探馬,發現蹤跡後再安排騎兵圍追堵截。
不過大致的路線還是能夠猜到的,帖木兒騎兵只能是繞開徐輝祖的軍營,從側面行軍,這樣路程會拉長,也給了明軍騎兵阻擊的機會。
烏思那雖然是靠著關係上位,但本身還是有幾分軍事謀略。
他很謹慎,並沒有讓三萬大軍一起行動,而是分散成多股,不至於造成太大的震動,且這樣即便是被明軍發現了,也能起到一些迷惑的作用,讓明軍不知虛實。
訊息傳到明軍大營,眾多將軍興奮鼓舞,當即就要出騎兵去進行伏擊攔截。
傅友德不慌不忙,對探馬詢問道:“可知這帖木兒派出了多少兵力。”
探馬想到先前的畫面,回道:“約莫在五六千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