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的大軍從來都不是統一建制,而是在出徵之前,由北元王廷帶頭,然後多個部落出兵共同組成。
其實這在騎兵出擊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大大小小的部落依附在王廷軍左右各自形成單獨的團體。
北元軍潰敗的時候,首先就是這些部落兵。
他們效忠的可不是北元,而是效忠自己的部落,如果損失太大的話,對於整個部落在草原的生存會出現很大的影響。
因此當傷亡承受過大的時候,這些部落兵當然就是跑路。
一個部落開始跑,其他部落也跟著跑,兵敗如山倒就是這樣。
傅友德並沒有一味追擊。
因為對方的中軍大營還沒有動。
鏖戰近兩個時辰,將士們已經非常疲憊,強行去打的話能打下來,但是會造成過大的傷亡。
現在的北元已經是甕中之鱉,傅友德沒必要強攻。
戰場被明軍控制,大量的戰利品和俘虜由明軍接收。
所謂的戰利品,主要還是在戰馬上,草原部族的這些武器刀劍,哪怕是重騎兵的盔甲,明軍都是看不上的。
收集還是要的,這些都是輔兵做的事情。
在對戰的這段時間裡,後邊的輔兵已經是趕了過來。
現在是酉時初,只不過在這邊天還大亮著,還有兩三個時辰才會日落。
“回稟大將軍,此戰大捷,我軍傷一千七百二十六人,亡八百三十一人,俘虜一萬三千餘,殺敵一萬兩千餘。”
“繳獲戰馬萬餘,各刀劍盔甲不計其數。”
傅友德聞言,暢快大笑。
這是絕對的大捷了,說要不死人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輕騎兵還好,可北元是有重騎兵的。
重騎兵攜帶的武器,很多都是鈍器,比如鐵錘,狼牙棒這些。
盔甲在這個時候沒有辦法形成太好的保護,鈍器就是專門針對盔甲。
也就是說傅友德以一萬五千騎兵對七萬騎,僅用千人不到的損失,大敗北元軍,著實是大捷了。
俘虜和殺敵加在一起,對方直接損失近半。
這些傷亡,主要還是北元軍崩潰後,追擊的過程中造成。
“傳令,全軍整頓歇息半個時辰後,再度出擊。”
天黑還早著呢,當然是要進行第二番作戰。
在傅友德看來,這第二番作戰要對北元軍一舉殲滅。
俘虜們交給輔兵看管,同時還有很多隨軍醫師趕來,為受傷計程車兵進行治療。
這些北元俘虜,也可以得到治療,不過他們哪怕是再重的傷勢,也要等到明軍全部治療完後才行。
不僅僅是人,受傷的戰馬也需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