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軍擁著傅友德出軍營,而後就看到傅友德上馬離去,遠處已經可以看到上萬鐵騎的身影。
“穎國公真神人也。”
有將軍感嘆著說道。
而另一邊的將軍則道:“穎國公尚且如此,亦不知當年中山王又是何等威武。”
話是這麼說,副將還是小心的問道:“國公,咱們要不準備好接應穎國公之事。”
其實大家多少還是感覺傅友德有些吹牛,這簡直跟演義故事一樣了。
徐輝祖心中也在遲疑,不過最後還是說道:“穎國公既已下令,我等自當遵命而為。”
“按照穎國公吩咐,全軍備戰,立即切斷兩方韃虜之聯絡,若帖木兒軍有所異動,立即出軍。”
眾將軍聞言,當即抱拳道:“遵命。”
另一頭。
傅友德已經穿戴盔甲,騎於戰馬之上。
手上長刀緊握,讓傅友德不免有心血激動之感。
隨即輕聲道:“老兄弟,或許這是咱們最後一戰了,再過幾年,怕是都拿不動你了。”
這把長刀,隨他南征北戰十數年,都數不清飲血多少。
曾經刀刃捲了,傅友德也捨不得丟,而是讓工匠再次打磨。
實際上後來的傅友德,已經不需要親自衝鋒了。
長刀更像是輝煌的象徵。
此刻,在傅友德的周邊,是一萬五千大明的具裝騎兵。
傅友德都想不到,在這天底下還能有什麼軍隊,是這麾下一萬五千騎所不能戰勝的。
北元所謂的鐵騎,算個屁呀。
當年要是有這裝備,哪還有現在什麼北元,草原都已經歸入大明瞭。
想到這裡,傅友德心下嘆道:太孫什麼都好,就是太謹慎了些。
隨即,揚起長刀大喝:“諸將聽令,隨我殺敵。”
頓時,戰鼓擂動。
一萬五千大明鐵騎,當即朝著北元軍營殺去。
萬馬奔騰,讓整個大地都在顫動起來。
北元那邊怎麼會想到,這明軍不過一萬五千騎,就敢衝擊自己將近七萬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