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對於後世西域沒多大的印象,但礦藏這種東西,應該是有不少的。
至於具體位置,那就沒辦法記住了,到時候讓人再去找就是了。
目前來說,先納入到統治範圍再說。
朱元璋想了想道:“既然大孫覺得有用,那就先納入到大明中來吧,只是這遷徙百姓過去,可能就有些麻煩了,那等蠻荒之地,怕是百姓都不願意過去。”
朱英說道:“不一定要遷徙百姓,我們可以在西域設立鎮守軍,三五年輪值一次即可,地方官府就讓當地土司來做,只要遵從我大明律法即可。”
“在西域,現在主要使用的是突厥語,這樣不利於我大明的教化,到時候多建立一些漢學堂,讓所有的西域土著都要學習漢語,使用漢字。”
“當突厥語在西域消失,所有人都在講漢語的時候,那西域自然就是大明瞭。”
朱元璋聞言點點頭:“就按大孫這個法子吧,不過火車還是要先造通向九邊的,而後再考慮西域。”
“西域這邊帖木兒的軍隊吃了敗仗,肯定想要從咱們身上找回來,他們則必然會同意跟北元聯合。”
“或許下一步,就是攻打咱們的烏斯藏都司城了。”
朱元璋分析著說道。
朱英也想到了這點:“尚且有七八萬的北元騎兵還停留在烏斯藏都司附近,想來他們會以為掎角之勢,同時進攻烏斯藏都司城。”
朱元璋點頭道:“既如此,那就傳令兵部,調二十萬兵支援烏斯藏都司城,也好將其一舉擊潰。”
“北元既有動作,九邊也該是動一動了。”
就像是朱元璋和朱英猜測的那樣。
留在烏斯藏都司城附近的北元騎兵,收到了來自於北元朝廷的命令。
聯合帖木兒軍隊立即對烏斯藏都司城展開進攻。
到了這一刻,原本草原跟中原的友好,是徹底的破裂了。
首先就是邊境的集市立即被停止。
任何貨物都禁止運送去到草原。
尤其像是玉米這樣的精飼料,如果膽敢私自運輸,直接就是殺頭的大罪。
這對於在邊境的商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其實說最慘的,還是那些普通的牧民。
因為已經是初冬了,他們需要儲備大量的糧食來過冬,可現在大明關閉了貿易運輸,這意味著許多牧民在這個冬天就難過了。
烏斯藏都司城外西側兩百里。
數十萬的軍隊集結過來,這是帖木兒大軍隊伍。
在北側,還有將近八萬北元騎兵。
烏斯藏都司城並不大,也不可能據城而守。
徐輝祖的大軍紮營之地是在烏斯藏都司城外十里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