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附庸風雅,轉換自己的身份,擺脫俗氣,就顯得很重要了。
畢竟在許多人眼中看來,想要攀交上層人士,一起聽曲看戲,無疑是最佳的方式。
而梨園,也就應運而出了。
能夠進入梨園的,無一不是達官貴人,單單門票百貫,就阻擋住了大部分人。
且普通票,每日都有限額,如果晚了些,哪怕是交錢也沒進去的機會。
人太多,太嘈雜,豈不是驚擾了在裡頭看戲的貴人。
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想要。
許多商人為了能夠進去,不惜是去買黃牛票,哪怕是貴個數成,甚至有時候數倍,那也是值得的。
梨園後院。
這裡來來往往的武生,花臉,青衣等多不勝數。
在梨園,有三個戲樓,一大兩小。
普通的戲子就只能去左右的小戲樓,只有大角,才能在正門的大戲樓裡演出。
梨園並非是一個戲班子,而是由大大小小數十個戲班子組成。
準確來說,梨園更像是一個提供給這些戲班子的高階平臺,梨園的管事並不演戲,只是負責其中的管理。
這些數十個戲班子,每個都是在大明各地極為出名。
而進入梨園,對於現在天下的戲班子來說,就相當於最高的榮譽了。
逢年過節的,還能到宮廷裡去演戲,那可是給當今陛下看。
如若是演得好了,賞賜倒是另一方面,只要能得到陛下一聲好,那就代表著出大名了,往後身價都要翻個幾番。
梨園這邊的管理,很多都是曾經教坊司的,所以也算是宮廷這塊了。
朱英先前把教坊司進行了改革,很多犯罪的官員,女眷並不見得會充入到教坊司中,沒有了來源的教坊司,自然是隻能變化。
沒錯,這梨園後邊的大東家,實際上就是內帑。
此刻。
後院化妝的屋子裡。
“小玉姐越發漂亮了,也不知道最後會便宜了哪家公子。”
給小玉化妝的婢女,看著琉璃鏡中嬌美的面容,忍不住感嘆說道。
小玉顯然習以為常,同樣是看著琉璃鏡中的自己,有些無奈的說道:“我等樂籍之人,還能有什麼好的歸宿,即便是嫁給那些高門大戶,也不過是一妾罷了,誰又會娶一樂籍為正妻。”
“倒是小雨你不同,有這門化妝的手藝,找個尋常人家不難,還能給家裡賺些錢財,夫家自然會看重憐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