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國的使臣聞訊過來瞧熱鬧,看得是心裡發虛。
這是真打啊。
“憑的叫得煩人,本官心善,聽不得如此悽慘之聲。”張見冷哼一聲開口說道。
那領頭的差役頓時心領神會,一棍子直接敲在嘴上。
力度那是真巧妙,牙齒蹦飛好幾顆,也沒把人打昏,讓叫得最大聲的那北元使者頓時從嚎叫變成了嗚咽。
另外的幾個北元使者一看,原本張大了喉嚨的嘴,當即就緊閉起來。
其實本可以不用這麼大喊大叫,他們也是故意想要藉此機會,把其他國的使者引來,事情鬧大才有機會。
可惜,這點小把戲,哪裡能夠瞞過張見這麼個老油條。
就大明官場裡的那些人情世故,豈非是如此伎倆可以比擬,那他張見還怎麼能夠混到員外郎這個官位。
如此一招,既殺雞,也儆猴。
事後,北元使者當即傳信北元,那信中自當是添油加醋。
有意思的是送去北元的信,走的還是大明驛站。
發出去的當天,信件就放在了朱英的書案上。
“讓他們送,這事也不可能瞞下去,本宮倒是要看看,他們要如何攻我大明。”朱英掃了一眼後說道。
這信自然不可能走驛站的加急,只能是以普通的方式。
去到北元,少說也是將近一個月了。
宋忠已經帶著後裝火銃出發了。
大約在九邊漢騎拿到後裝燧發槍打過一仗後,北元才能收到此信。
那時,面對後裝燧發槍的強大威脅,北元要怎麼做?
想要抵擋這等後裝燧發槍,也只有具裝重騎兵鐵浮屠才行。
然而鐵浮屠這個兵種,早已經消逝在歷史長河中。
通向九邊的火車鐵路,當然不能停止修建,和北元的戰爭,顯然已經無法避免。
這一次,很有可能引發對草原的全面戰爭。
火車鐵路的修建,或許到年底就差不多能夠完工通車,這一條線路上不管是地方官府還是百姓,都在大力配合。
當利益關乎自身,這可比徭役要更加積極。
就像是後世包工和點工的區別。
一旦通車,在朱英看來,就是到了徹底解決北元的時候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