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諭旨裡的意思很明顯,你們再不老老實實聽話,把礦藏運送到大明來,那就要小心你們屁股下的位置。
真要是被削了,可真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只得是老老實實回來京師。
這就是朱元璋的威嚴。
假若是朱英,自然不可能有這樣的效果。
說不定還會聯合倭國反抗大明。
海外藩王,有利,也有弊。
這就跟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差不多,如果大明不能保持著一直壓制,反噬的可能性非常大。
這些都是後話了。
解決了倭國的問題,朱英還要從更多的地方獲取資源。
而礦藏,東南亞的海島國也不少。
於此同時。
渤泥國沿海。
一老者站在沙灘上,看著遠方的大海,眼裡流露出思念。
他叫黃元壽,也叫黃森屏。
當地的土著稱呼他為拉闍,也就是大王的意思。
跟隨著的明兵則稱呼他為總兵。
明洪武八年時,初任鶴慶守備。
由於騰衝地理位置重要,朱元璋派黃森屏重兵駐守,並建造了石頭城,稱之為“極邊第一城“。
因黃森屏英勇善戰,屢建奇功,後升為雲南永昌騰衝衛總兵。
後來因為戰亂的關係,黃森屏率領整個家族及鄰居數千人經西南部緬甸避亂航海南渡抵達婆羅洲。
他們在東加里曼丹的一條大河河口登陸,精疲力竭之時發生了船難,有的折斷了手臂。
後來遷至的番人因此稱此河為支那巴唐岸河,俗稱斷手河。
當時在斷手河偏北的地區是國力衰微的渤泥國,南受印尼的控制,經常被要求向其進貢,東則常受南部蘇祿蘇丹國不時的侵擾。
新即位的渤泥國蘇丹馬合謨沙向黃森屏求援。
馬合謨沙把女兒嫁給了黃森屏,贈與黃森屏麻那惹加那稱號,大意是跟我有著同樣地位的國王。
馬合謨沙還讓自己的弟弟艾哈邁德娶了黃森屏的妹妹黃元麗,贈給她來自於中原的公主稱號。
在黃森屏的幫助下,蘇祿入侵被遏制,渤泥國避免了滅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