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758章:大明的未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8章:大明的未來 (3 / 5)

自生下來到現在,她們還未來沒有跟母后分開後。

朱英知道了姐妹花的想法,也沒有強求。

西域那邊跟大明在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她們沒有名分的這個概念,也由著她們了。

回了宮裡。

朱英就向朱元璋彙報情況。

“如今火車已經完工,也就剩下些雕刻裝飾,今明兩日內便能做好。”

朱元璋問道:“這火車的九節車廂可以坐多少人?”

朱英回道:“這後邊的七節車廂,共有一百四十個座位,前頭的兩節車廂是留給皇室專用,座位就少一些,可以坐個十幾人的樣子。”

朱元璋道:“好,咱下一道諭旨,後日的朝會就直接在科研司那邊開了。”

“大孫你是不知道,這些百官裡有不少人在彈劾科研司,說每年花費的寶鈔太多了,如今他們看到火車的出現,應該是能夠把嘴巴閉上了。”

“誰要是再跟我叨叨,那就下鄉種田去,省得佔著這高位。”

科研司每年的經費,起步都是在一萬萬寶鈔,並且這幾年更高了。

俸祿工錢,只不過這撥款的領頭。

比如朱英為了更多的鋼材來製造火車,直接就在周邊造了二十家鍊鋼廠。

這些鍊鋼廠也不存在經營交易,都隸屬於科研司,專供給科研司生產鋼材。

鍊鋼廠的運轉,是依託多個蒸汽機。

而這些蒸汽機,同時需要大量的石炭。

採購的支出,自然最後算在了科研司的總費用裡。

火車為什麼能這麼快造出來。

很多人只是看到科研司這邊進度飛快,朱英隨口說個掛鉤,數日功夫就能造出來。

卻忽略了在這背後,是十萬人三班倒的連軸轉。

掛鉤的任務下達,就有八十位木匠大師傅在黃觀的領導下嘗試著各種構造方式。

八十位木匠還有將近兩百學徒打下手。

而火車,幾乎每個部件都有專門負責的小組。

是真正意義上的手搓火車。

花費再大,在朱英看來全都是值得的。

不過很多官員就不這麼想。

動輒上萬萬寶鈔,這簡直讓他們的世界觀被不斷顛覆。

像是有官員就提出,河南大水救災,總共花費不到兩千萬貫寶鈔,而這在科研司,或許多的時候一個月就沒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