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司。
朱英也並非純粹的藉口,他確實時常在這科研司監督火車的進度。
“殿下請看,先前殿下說的那掛鉤,現在已經是成功做出來了。”
“當兩節車廂撞在一起的時候,兩個掛鉤就會直接連線在一起,如此往後火車車廂就可以隨意的拆配。”
“不過根據我們現在的試驗來看,掛鉤的車廂比之整體的火車要顛簸一些,因此臣覺得京師的這趟火車,全部連線在一起會更加的穩固。”
黃觀彙報著工作的進度。
掛鉤沒有多大難度,尤其是對於精通木匠活的師傅來說,先前朱英已經簡單的描述過了,他們只需要按照這個方式先行設計構造即可。
朱英看著面前的掛鉤,這個並非是鐵製的,而是一個木質的模型。
在科研司這裡,多的是手藝活精巧的木匠,畢竟如今的科研司,可謂是整個大明工匠聖地。
全國稍微有點名氣,真本事的工匠基本上都會來到這裡。
地位高是一方面,關鍵是待遇好。
包吃包住,每月有俸祿,子女還免費安排入學。
歷朝歷代,哪裡有過這樣的好事。
況且如今大明威震四海,哪怕是海外的工匠,也有慕名而來的。
朱英是把科研司當做後世的研究院來發展,科學才是第一生產力,自然就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以後咱們大明各地,都要建造火車,鐵軌,那個時候這掛鉤的用處可就大得多了。”
“尤其是在貨運上,不至於讓車廂空放,也可以臨時搭載更多的貨物。”
“戰事之際,更是能夠保障我軍後勤大量補給。”
“現在整列火車的工作進度怎樣了。”
朱英喝了口茶,隨意的問道。
在他的旁邊,還跟著王后阿依達母女三人。
基本上只要出宮,三人就會陪在朱英的身邊。
也是有一幅鐵腎,否則如此夜夜笙歌,普通人都已經廢掉了。
黃觀稟告道:“我們按照先前的計劃,一共有九節車廂,為了讓火車能夠更快的行駛,也是保障不會發生熄火這類的事情,因此在後尾再次加裝了蒸汽機。”
“當兩臺蒸汽機同時運作的時候,火車的速度即便是滿載貨物的情況下,依舊能夠達到每個時辰行進三百餘里地。”
一個時辰兩小時。
按照後世的演算法,兩臺蒸汽機加持動力的情況下,目前火車的速度已經能達到80千米每小時了。
在蒸汽時代,這也算是個瓶頸。
想要再快的話,就要提供足夠多的動力,比如改良發動機到內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