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夏日之中,從早上天未亮就開始幹,到現在已經是日中,朱英就讓匠人們吃瓜解暑。
如今的西瓜沒有後世那般甜,但對於匠人們來說,這可是最好的東西。
一口西瓜下肚,整個人都精神許多了。
許多人一邊在吃的時候,一邊還會念叨著感謝太孫之類的話語。
略作歇息後,匠人們幹活自然更為賣力起來。
偷懶的小技巧在這個時候早已經拋諸腦後。
正午還未過去,蒸汽機就已經安裝在了船艙之中,船底也用鐵板打好,徹底完工。
這蒸汽鐵甲船在造型上,還是比較難看的。
比起寶船來說,簡直是醜小鴨跟白天鵝的區別。
鐵皮是匠人們一錘錘打造出來,當然不可能說光滑,鐵皮和鐵皮間,用鉚釘固定在船體上,因此留下了許多釘子的痕跡。
黑不溜秋的樣子,完全是個鐵疙瘩。
唯有船上的風帆說明這是個船。
在船體的後邊,就是螺旋槳了。
這就是連線蒸汽動力所在之地,等到蒸汽機發動起來,螺旋槳就能給大船提供足夠的動力。
製造這螺旋槳,可是個不小的功夫,那是十多名鐵匠大師傅千錘百打而出,而後透過不斷的打磨,校準。
在沒有車床的現在,幾乎高精度的東西,都是靠手搓完成。
也就是大明才能這麼幹。
其他小國完全沒有這個能力。
大坑裡,匠人的事情基本上已經做完,這是蒸汽鐵甲船的最後一步,抹油。
長期在水中,鐵皮會很容易生鏽,用油脂布來回擦拭,有很好的防鏽效果。
這些鐵皮已經是保養過了,大規模抹油是為了給先前裝訂時損壞了油脂進行填補。
“殿下,現在可以開閘了。”
大坑裡的匠人們全部都上來後,黃觀在旁邊說道。
京師造船廠就建造在河邊,採用的是船塢式。
也就是在河邊挖上一個大坑,然後搭建船塢,平時造船就是在大坑裡進行。
像是京師造船廠這樣的大廠,還會單獨修建兩條河道出來,磚石砌成,外河道製作大閘門。
待坑內的船體制作好後,就開閘防水,將河道的水引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