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是足利義滿的心腹武內氏。
倭國對於大明的火器,早就已經垂涎三尺,同時他們也吃夠了火器的苦,因此是想盡辦法打造火器。
從四大藩王這裡肯定沒搞頭,所以直接動用國庫,耗費了大量金銀,走海運從東南亞謀取火器工匠。
為此哪怕耗費再大,也絲毫不心疼。
現在的火繩槍也不算太大的秘密,基本上有點渠道的國家,都能搞到一些,學起來不算複雜。
在倭國不計財力下,終於是運回了數十名火器工匠。
足利義滿大手一揮,就讓每一名火器工匠都開設一個火器工坊,然後派遣大量的學徒跟隨學習。
瘋狂打造火器軍備。
倭國雖然經歷了南北朝之亂,整體人口下滑,可五六百萬人還是有的。
雖說島國資源匱乏,可日本除開內戰外,外部的戰爭很少。
上次的戰爭也就是在百年前的蒙元初期。
足利義滿心中非常的清楚,隔海相望的四大藩王,無時無刻不是在打倭國的主意,如果不是大明的限制,說不定四大藩王已經是打過來了。
而大明那邊,也不是什麼仁慈。
完全是奔著徹底吞併倭國來的。
他聽說,現在的九州島上,四大藩王開設了大量的學堂,用於學習漢語,漢字。
並且禮儀教化,也是在同步進行。
倭國本身是沒有文字的,所有的倭文都是來自於中原王朝。
從漢代開始,唐代興盛。
實際上哪怕是如今的倭國,不管是發音還是文字上,跟漢語體系大同小異。
跟中原曾經的王朝差不多,現在的倭國只有貴族,僧侶等上等人,才有資格學習文字,普通的百姓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怎麼去寫。
現在大明搞學堂教育,在九州島那裡不管是什麼身份,都可以去到學堂學習文字。
足利義滿心中明白,這是要同化他的子民。
讓倭國的子民,逐漸的忘記自己,從而變成大明的百姓。
等到大明徹底掌控九州島的時候,就是四大藩王攻打倭國本州島的時候了。
即便是知曉大明的目的,可足利義滿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對於大明來說,現在直接橫推整個倭國,名義上可以進行統治,可隨後帶來的是大量的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