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發槍現在已經能手搓出來,朱英手裡的短管燧發槍,就是最好的樣本。
只是造價昂貴,時間太長,燧石太少且不穩定。
“臣最近觀摩科研司的製造,也設計了一款蒸汽機出來,比之之前的效果上好了許多,可是依舊達不到殿下說的那種。”
“臣計算了一番,目前已經可以作為蒸汽鐵甲船使用,但是航行的距離太短,消耗的石炭太大,如果上海行駛的話,哪怕是滿載石炭,也夠僅僅航行十日不到,實際上可能更短。”
說到科研司,黃觀便講述了一下自己最近的成果。
朱英還沒反應過來,說道:“這是冷凝的問題,如果有”
朱英突然愣住了,轉頭看向黃觀,不由問道:“你是說,你已經把蒸汽機給做出來了?”
“這等重要的事情,為什麼科研司沒有彙報過來。”
黃觀眼神中帶著幾分疑惑:“我是按照殿下講述的方案,而後製作而成啊。”
朱英忽然懂了。
黃觀在科研司,肯定是說那設計圖是自己搞的,然後科研司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了,所以就沒有上報。
“快,帶我去看看。”朱英此刻沒了以往的平靜,神色較為激動,起身對黃觀催促道。
黃觀顯然沒意識到,蒸汽機的出現是具有多麼劃時代的意義。
他只是在先前,把殿下說的那些東西理解之後,整合起來,然後對蒸汽機按照殿下說的方式,進行了一番改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都是太孫殿下教的呀。
臣子負責把殿下的吩咐,具體實施到位,這難道不是臣子應該做的事情嗎。
朱英也是懵逼了。
他講述了個啥?
他確實是講述了蒸汽機,不過是按照自己後世淺薄的一些理解,七零八碎的說了個似是而非。
什麼熱氣散失,保溫,氣缸的往復式活塞運動。
然後帶動齒輪。
然後說了下氣閥這些。
總而言之就是石炭燃燒後,把水燒開,去對蒸汽保溫,那些管道也要保溫,這樣才能讓蒸汽的力度最大化,減少蒸汽的熱氣散失。
憑藉著這些七零八碎的講述,黃觀就把蒸汽機,給造出來了?
還理論上能夠驅動鐵甲船航行?
還實際上可能不到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