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上船出發了。
自京師這裡的,除開一萬出頭的將士外,其他將近八千都是各方面的人才。
醫師。
這北上嚴寒,感冒發燒什麼是個極其正常的現象,或許還會有更麻煩的事情,醫師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包括退燒,驅寒,防凍的藥材這些,也都是要帶著。
工匠。
部分是火器工匠,其他方面的也有一些。
火器難免會有修補的時候,主要帶著的是火銃,大炮太重顯然不合適。
整個北境有些土著居住,但人數少得可憐,莫說是火銃了,士兵一輪冷兵器衝鋒都能輕而易舉的給拿下。
火銃更多的是為了防止野獸,再就是抵達北美后,跟當地土著爆發衝突的情況下能有效殺敵。
其他還有一些特殊人才。
比如欽天監裡懂風水堪輿的,錦衣衛裡對語言方面天賦較高,還有負責記錄的,繪製地圖的等等。
總歸來說這個配置很是完善了。
這裡頭黃觀出了大力。
徐輝祖去吐蕃打拉鋸戰,那裡距離京師太遠了,軍報的來回延遲太高,況且就徐輝祖這個情況來說,穩中求勝,短時間內很難有什麼大的變動。
朱英轉而再次把目光放向了南洋。
輿論真的是個很好的東西,邸報的出現,尤其是大規模在整個大明展開後,對於朝廷來說,更容易掌控民心了。
還是一樣的套路,便就跟招兵差不多。
朱英令旨抵達邸報司,讓他們多多宣揚一下下南洋的好處。
比如南洋現在遍地都可撿錢,發財的機會到處都是,風景還很漂亮。
某某家族去南洋一趟賺了多少萬貫寶鈔。
某某工人在南洋打工一個月工錢多少。
「額,我怎麼突然有一種把人騙到緬北噶腰子的感覺。」
朱英有些納悶的想到。
當然,這都是為了更好的移民。
現在的南洋可跟後世是兩個情況。
首先是大明在那邊的威懾力,有著水師臨海駐紮,還有藩王吳王坐鎮。
只要是大明戶籍,在那裡就高人三分。
如果是鬧了官司,正常情況下當地官府都會偏向於大明人,他們只是附屬國,可不想引起糾紛。
現在安南,占城,真臘沿海海域,都已經被大明水師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