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自己剛到禮部沒多久,這調任文書就緊跟著過來了。
這說明太孫極為看重自己啊。
可以想象,自己前腳剛離開坤寧宮,太孫就傳了令旨去吏部安排。
禮部右侍郎跟詹士府詹士品級雖說相同,可在權力上,完全是天壤之別。
這意味著自己往後,有了能夠施展一身所學之地。
黃觀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
狄玉森很快就打聽到了新任詹士府詹士的人選。
雖說他已經調任刑部右侍郎,但在京師這些多年,人脈關係還是有的,這平調也沒有貶低的意思,所有人都知道狄玉森的才能都體現在了辦案上,如此也算人盡其用。
正三品的刑部右侍郎,在朝堂上都是一等一的大官,況且新任詹士府詹士又不是什麼秘密,沒多久就會在六部給事中通報。
「原來是六首狀元黃觀。」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
聽到這個名字,哪怕是還未見到人,狄玉森已然是心服口服。
黃觀的大名,在朱英那裡不怎麼知曉,可在文人的圈子裡,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即便狄玉森在解州下縣平陸,也能聽到當年黃觀連中六元的偌大名氣。
自己蹉跎半生,也就堪堪過了童試,得了個秀才的名頭。
然其黃觀,連中六元一氣呵成,那時僅僅二十七歲。
這可謂是頂級學霸和學渣的區別。
狄玉森是考科舉常客,自然知道這裡頭的難度有多高,也更清楚連中六元是多麼誇張。
在洪武二十四年的時候,說實話,
狄玉森聽到黃觀連中六元的訊息時,還覺得自己聽錯了,有些不敢相信。
待得到自己落榜的訊息,自然知曉箇中差距猶如皓月螢火。
.....
在交接後,兩天便就任職了新的官位。
比起權力的變化,兩人的情況卻是有所區別。
狄玉森這邊是刑部常客,大家對其都非常熟悉,往前雖說介入到刑部辦案中,但狄玉森並沒有以權壓人,因此入職刑部後,這邊刑部的官員們自然為其舉辦了歡迎宴會。
刑部本就是個完善的辦事機構,和詹士府的冷清不同,人數眾多,宴會也是一片沸騰好不熱鬧。
反觀黃觀這邊。
詹士府詹士權力雖大,但卻是個光桿司令,上上下下大小貓兩三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