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目不忘啊,神級天賦。
尤其是在讀書這塊。
這意味著在讀書這塊,尤其是四書五經,佔據了太大優勢。
當然,科舉可不是僅僅在記憶力這塊,靈活運用也是重要方向。
略微沉思後,朱英問道:「我考考你,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黃觀連思索都未有,直接回道:「殿下這題出自於《孫子算經》,倒是臣佔了便宜,此題已經看過,可用九章算術‘盈不足立術,得雉二十三,兔十二。」
朱英不想問經義,目前的科舉比較注重經義,能夠連中六元,在這方面的才能必然是無人能及。
所以隨口問了個算術題,畢竟算術在科舉中並不會考,而黃觀所在禮部,也不會有算術。
雞兔同籠後世很是出名,因為後世注重算術,但在如今大明,看過算術經的官員都不多,搞明白四書五經已經是一輩子的事情了,哪裡還有精力去研究別的。
僅此一問,顯然黃觀對於算術經極有研究。
什麼呀,我為什麼
會想到去考他?
朱英一下子就反應了過來。
因為他實在是再想不出什麼題目來。
簡單的顯得沒水平,複雜的好似也沒去探究過。
畢竟當太孫可不需要參加什麼考試。
至於前世的題目。
好吧,他可是大學生,大學生嘛,懂的都懂。
索性就沒必要糾結考核這方面了。
朱英直接問道:「關乎流淚樹的事情,想來黃愛卿應該是有所耳聞吧。」
黃觀點點頭:「臣確有所聞。」
朱英繼續道:「對於我下如此之大的封賞,黃愛卿如何看待。」
黃觀聞言,心裡有幾分高興。
兩聲愛卿,這說明太孫已經對自己頗為認可了。
黃觀心裡其實還是有著很大的抱負,本身就是臣子,而太孫亦是根紅苗正的大明儲君。
其實在朱英剛出現的時候,黃觀就分析過朱英是否為真正的皇長孫,然而得到的結果,雖說有些離奇,但他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