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什麼的,就沒有太多意義了,反而會對全軍進行拖累。
唯一好用的便就是火銃兵,且要是新出的火繩槍才行,這樣才可有追擊草原騎兵的可能。
.....
朱棣在府中有些鬱鬱寡歡。
便是李景隆過來陪著喝酒,也沒什麼心思。
前幾天的時間裡,朱棣對於倭國非常有積極性的,便就去各處請教大臣,對於倭國的城池,應該去怎麼治理。….
在去的時候,順便也帶著長子朱高熾一起去了。
然而每次去聽的時候,朱棣的心裡就越發的難受。
因為太清楚了,他非常清楚的知道,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倭國那邊基本上就是發展商業,工業,農業,水利,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遠的不說,按照這個規劃來算,至少個三年五載的,是不太可能有戰事的發生。
現在的朱棣,身強體壯,正是最為巔峰的時候,想起往後四五年的時間,都要待在藩王府去處理政務,心裡就感覺非常的不得勁。
反倒是朱高熾對此非常的有興趣,不僅在請教
的時候非常的認真,還做著各種筆記。
而且回來之後,還會去群英商會,詢問相關的事由。
比如太孫殿下承若的一些事情,現在都要提前進行一個對接。
細節到工人過去的住宿問題,工價問題,水泥路的打造問題,還有招商的問題。
這幾天的朱高熾,可以說是非常的忙碌。
而朱棣就感覺到非常的頭疼,因為長子總是問他各種各樣的事情,畢竟倭國百姓現在的情況,情緒,對明軍的看法,包括城池的大小,商業的建立,賦稅的制定。
看著長子朱高熾那厚厚一沓的文冊,朱棣就感覺到有些頭昏。
這天李景隆便又來找朱棣喝酒。
倒也不是其他的緣由,只是因為現在的李景隆在京師也非常的無聊。
自從太孫殿下開始涉及朝政之後,陛下那邊對他的安排,就越發的少了起來。
像是之前,他會去主持西番的貿易,馬市。
也會被派到各個地方去練兵。
可是現在除了身上的官職,基本上就無事可做了。
馬市的事情,先前偷偷給朱棣送馬,便就已經被朱英發現了,自然沒有理由說還讓他去搞馬市,沒懲罰就已經很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