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語言不同,但從行為上也可以看出倭國百姓真的是認可了晉王。
甚至有不少倭國的青壯,提出想要加入到大明的軍隊中來。
為此晉王朱棡都感覺到有一些不可思議。
其實在如今這樣的年代,不管是哪裡的百姓,生活都是非常艱苦的。
他們並沒有什麼別的想法,最大的夢想,便就是能夠吃上一口飽飯,即便是如此,也都是一種奢望。
大明鬧饑荒,倭國就不鬧饑荒嗎。
實際上,倭國的饑荒,還有各種天災,遠遠要比大明來得更為猛烈,頻繁。
這也就導致餓肚子對於倭國的百姓來說,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
而現在,只要勞作,每天竟然就能夠吃到兩頓吃食。
自從明軍佔據了城池後,倭國的百姓,竟然沒有了被餓死的。
這是多麼難以想象的事情。
晉王朱棡,本身是比較殘暴的。
對於倭國的百姓,動輒打罵,遇上不順眼的,甚至當場格殺。
然而倭國百姓對此,好像是習以為常,竟然並沒有反感。
因為大明的晉王,只允許他自己殺人,而不允許手下殺人。
這對於倭國的百姓來說,簡直就是福音啊。
倭國雖然透過學習唐朝,大化改新後沒有了奴隸制度,但在律法這塊,完全就是地方貴族,五十說了算,各種壓迫的情況極為嚴重。
晉王朱棡來了後,自然是實行的軍管,軍中律法嚴明,對於倭國,不管是百姓,武士,貴族,一視同仁,反正都是倭人,管他那麼多幹嘛。
這一下子就讓倭國的內部矛盾平衡了。
倭國百姓的心也平衡了。
看到以往的大老爺,武士,貴族,也跟自己一樣的勞作。
別說,幹什麼活都有勁了。
這天下午,當朱棣來到肥前城的時候,眼中是掩飾不住的詫異。
好個老三,竟然把倭國城池經營得這把有聲色,看來自己還是小瞧了他。
在得到通報後,朱棣便就帶著隨身的幾個親衛入城。
寬敞的大道,一路上暢行無阻,周邊的房屋明顯是最新建的,看上去規整有致,排列分明。
一路前行,便就抵達到了城池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