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大軍盡起,一朝落敗,倭國豈不是要亡國了。
對於大明來說,只是一次遠征的失利,但對於倭國來說,是內戰之後的國戰。
倭國輸不起,至少是現在輸不起。
在來的時候,其實倭國天皇,包括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就交代過所有的倭國使臣,務必要想盡辦法讓明軍停止遠征。
在見識到火器的厲害後,沒有任何一個將軍說有信心在正面的戰場上跟大明交鋒。
當源友信一人帶著兩具屍體回到天界寺後,所有的倭國使臣頓時掀起欣然大波。
許多使臣甚至是在慶幸,自己方才沒有被選上覲見,不然可能躺著回來的就是自己了。
不過當源友信把大明談判的條件說出來的時候,所有的倭國使臣頓時沉默。
緊接著,是憤怒。
而倭國使臣的死,在這上面,也就不足為重了。
「怎可受得這奇恥大辱,大明簡直是欺人太甚。」
「大明乃是泱泱大國,為何非要貪婪我等彈丸之地,割讓五國,如此九州島,還是我倭國之九州島嗎。」
「大明駐軍我倭國,這是要強行讓我倭國分裂啊,往後要我倭國百姓如何看待。」….
「不可答應,絕不可答應,還有萬萬兩白銀,我倭國哪來的這麼多的白銀,大明皇帝是想錢想瘋了那,便就是大明十年歲入,也沒有萬萬兩白銀。」
眾多的倭國使臣義憤填膺,不斷叫囂起來,好像馬上就要大明來一場生死對決似的。
直到外面傳來一聲大喝:「肅靜!再敢喧譁者,逐出天界寺!」
這下子,便就沒了聲響。
天界寺可不是純粹的寺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屬於官方機構了。
這裡住著的,不僅僅是倭國的使臣,還有其他所有小國使臣,都是住在這裡,有些和倭國使臣臨近的,當真是受不了。
畢竟在倭國使臣,說的自然是倭語了,別的使臣當然也聽不到。
只知道嘰裡呱啦的,一頓鬼叫,太過於影響,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倭國使臣雖然人多,自己上門可能有些幹不過,那便找天界寺投訴唄。
天界寺有文武僧人,面對這等事情,自然是武僧出面比較方便。
只是一聲大喝,便就讓倭國使臣安靜了下來。
在天界寺,若是不遵守規矩,還真的是有可能被趕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