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玉森喝茶的時候,手指順著往下邊摸了一下,並沒有什麼灰塵。
這讓狄玉森敏銳的感覺到了不同。
打掃得這般乾淨,可見是幾乎每天都要擦洗方可,一個人耗費這麼大的力氣,每天至少要忙碌一個多時辰吧。
後廚沒有生火,茶水是熱的,應該是才泡的。
朝廷可不管晚飯,在府衙忙碌了一天,回家第一時間不是生火做飯,反而是先泡茶,這就讓狄玉森感覺似乎有絲絲的不對勁。
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沒有粗茶的苦澀,意外的有些甘甜。
「這茶味道不錯,劉主事可能告訴我是哪裡買的,如此甘甜,當為明茶啊。」狄玉森大加讚賞的說道。
劉仁祥的身子微微頓了下,而後回道:「坊間買的綠茶,不是什麼值錢的玩意,倒是讓狄縣丞見笑了。」
狄玉森聞言道:「劉主事這可不行,如此好的茶,正是特別合我的胃口呢,劉主事可否告訴我在哪家坊店買的,我也購置一些去。」
劉仁祥聽到這話,稍微停頓了下後說道:「很久前了,如今京師日新月異,也不知道那家店還在不
在,店名我確是有些想不起來了,哪日得空便帶著狄縣丞一同去看看。」
狄玉森聽著,這番話算是沒有什麼漏洞和瑕疵,便就不在此事上糾結,從而聊起一些日常。
劉仁祥雖然一直跟狄玉森聊著,但是口風很緊,很多事務基本上都是淺談即止,並沒有要深入的意思。
狄玉森知道,自己若不是拿點關鍵問題出來,怕是今天又要白跑一趟了。
他今日特地來找劉仁祥,自然是有其原因的,便就說道:「若是我沒記錯的話,劉主事好像是洪武四年的舉人吧。」
「真是可惜,那一年的會試被陛下取消了,不然以劉主事的才學,搏個貢士的名頭,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這話無疑是揭開了劉仁祥的傷疤。
元朝將首都定在了北方,導致了南北發展的差異,這一切輾轉於朱元璋手上後,差異更是明顯。
北方有才能的人士幾乎沒接觸過科舉制常考的八股之類的內容,而南方有志之士對於政治又沒有實際的經驗,便就造成了一個尷尬的局面,透過科舉制選拔上來的官員沒有替朱元璋分憂的經驗,空有一腹經綸詩書。
除此之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想要立馬讓國家穩定下來,面對國內有權有勢的地主階級,朱元璋首先要做的便是與他們打好關係。
嚴苛的科舉考試對於想要世代為官的貴族階級來說難度較大,而透過舉薦的方式入仕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因此朱元璋便暫停了科舉考試,想在逐漸恢復生產生活後再做打算。
這也就導致了劉仁祥的懷才不遇。
明明自己一路連勝,眼看就要透過會試,抵達殿試後為官,卻在這個時候給取消了。
舉人的功名,並不能支撐他得到一個官職,仕途的路子,都被那些達官貴人給壟斷了。
劉仁祥出身寒門,家境落魄,便就沒了出路。
聽到狄玉森的問話,劉仁祥似乎又回到了當年那個落魄的時候。
「往事不堪回首,讓狄縣丞見笑了。」劉仁祥聲音有些低沉的說道。
狄玉森一直緊緊看著劉仁祥的神情,見此如若隨口問道:「我聽人說,後來劉主事去拜見了胡惟庸,這才以舉人的身份,補了個官職。」
「不知道這件事情,是確有其事,還是空穴來風呢。」
聽得這話,劉仁祥立即轉頭,狠狠的盯著狄玉森,足足看了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