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聽到東番這個詞,心裡頭微微一動。
東番這個地方,就是後世的臺灣。
明初的時候就叫東番,到了明中葉又有‘大灣‘埋怨的稱呼。
一直到明萬曆年間,才有了臺灣的叫法。
就現在的臺灣來說,幾乎跟大明沒有什麼交際可言,尤其是福建地區的百姓,隨著海航的發展,更熟悉的反而是遠處的呂宋。
臺灣距離福建,也就百來裡遠,但現在的臺灣,更像是原始社會。
瓊州也算是偏遠地區的島嶼了,現在因為海航發展的關係,目前的經濟程度上升很快,差不多的東番目前連官府都沒有。
名義上東番是隸屬於大明的,實際上完全沒人去。
導致這樣的原因,是因為臺灣海峽看似很窄不寬,但實際上從福建出發渡海前往臺灣比前往琉球或呂宋要難得多。
灣海峽看著不寬,但實際上從福建出發渡海前往臺灣比前往琉球或呂宋要難得多。
加上臺灣本島和澎湖之間的澎湖水道海底地形複雜,海流加上強風使得這裡古代船難頻發,被稱為黑水溝。到澎湖就已經不易,想到臺灣本島更是難上加難。
別說現在的明初了,哪怕是到了明末,距離最近的福建對於東番都可謂一無所知。
不過因為現在海航的不斷髮達,從而使得總有一些船隻抵達了東番。
其實有一條比較安全的航道,那就是從長江口出發,走直線南下,是屬於風平浪靜的航線,遠沒有從福建到東番那麼危險。
「東番那裡,好像沒有咱們大明的官府吧,一直是未經王化之地?」
朱元璋吃著鳳梨,回憶著說道。
菠蘿和鳳梨其實就是一種水果。
但是菠蘿的酸味比較重,要用鹽水浸泡一段時間,消除酸味後才能吃。
產自於東番的鳳梨則不需要,直接吃完全沒有那股酸味。
也就是這塊鳳梨,讓朱元璋注意到了東番。
「東番距離咱們大明倒是不遠,就是航行上比較危險,不過應該是有安全的航道,倒是可以去尋找一下,也能讓東番接受咱們大明的教化。」
既然知曉了東番,朱英當然沒有放過的想法,畢竟東番也是比較適合居住,還能發展出不錯的農田經濟。
雖然印象中對於臺灣的安全航道不存在記憶,但也知道從福建出發肯定不行。
尋一些有經驗的,發個命令下達,給些賞錢,找到安全航道應該不難。
臺灣這個地方,自然是不能錯過,完全可以進行大規模的遷徙移民。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