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太子朱標去世的時候,朝野上下有點刺頭的官員,已經被處理乾淨了。
早些年的開國功臣,也大致都被清理掉了。
比如胡惟庸為首的朝廷黨派。
在這個政治環境下,文官這邊已經不存在對皇權有任何的壓制,是朱元璋的獨裁,一言堂。
武將方面就更加不用說了。
朱英作為可是藍玉的外甥孫,且是最為符合藍玉的利益。
真的也好,假的也罷,藍玉都不在乎。
因為若是沒有朱英的存在,那麼藍玉本身就是個大問題。
從形勢上來看,朱英成為太孫繼承皇位的路上,已經是沒有了任何的阻礙。
哪怕是郭寧妃提出來的滴血認親,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郭寧妃很清楚,若是滴血認親真的進行,那麼不管是怎樣的結果,都會使得她跟陛下間形成一道巨大鴻溝。
當然,最主要的是郭寧妃發現,自從朱英入宮之後,陛下的情緒正在逐漸變得平和。
曾經的陛下那可是誰見了都要懼上三分,時常就會變得狂暴易怒。
或許只是一件小事,就會因此而丟掉性命。
奉天殿臺階上的暗紅,都已經有一種清洗不乾淨的感覺了。
朝廷裡的各位大臣,從六部尚書到微末官員,哪個不是整日活在恐懼之中。
沒有馬皇后,太子朱標的限制。
已然六十多歲的朱元璋,簡直就跟暴君一般令人害怕。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朱英出現了。
對於朝廷上的大臣來說,這簡直就是救世主。
而朱元璋也因為朱英對文官權力下放,變得沒那麼忙忙碌碌了。
不管是精神上,亦或是身體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休息。
同時,朱英大力扶持醫學。
對於大夫地位的提升,可謂是歷朝歷代之最。
但凡是學醫的,哪個不是要感謝太孫。
尤其是醫學院的建立,現在已經不僅僅只是作為宮廷所屬,每個府城都已經在朱英的授意下,開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