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變,需要時間。
教化從來不是針對老的一代,而是新生的一代。
但顯然不可能說讓安南所有的新生兒都來學習漢文化,這不現實。
真要有這能力,還不如直接就普及大明的教育了。
顯然即便是現在,大明的教育哪怕朱英在不斷的開擴,實際上大部分都還處於文盲階段。
義務教育只是讓更多人識字,深化的教育並非是如今的大明可以改變的。
大明都這樣,更何況是安南。
當然,朱英也不是非要達到這一點,只是想讓安南更多的民族都不斷的歸納到大明中來,至少不會形成反抗,老老實實去種地,給大明提供足夠的糧食儲備,以至於應對未來的危機。
「劉日新的話,信不信都沒多大的關係,如果統治整個南洋,那麼大明的糧食將會多得吃不完。」
「單單就這一點,就足以是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了,所以孫兒覺得可以實施下去。」
「且真有劉日新說的巨大危機,後世子嗣們即便是平庸了些,也能依
靠南洋的糧食供給,渡過那漫長的黑暗。」
朱英的語氣帶著幾分堅持和認真。
朱元璋輕輕點頭。
其實在這塊他並沒有太多幹預的意思,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孫才是大明的未來,不管是去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多大的關係。
完全的統治南洋顯然是個很浩大的工程,這不是說武力佔據有多麼困難,按照如今大明的兵力,抽出五十萬軍來攻佔南洋,不算多大問題。
只是這般拿下南洋後,整個南洋就徹底是個爛攤子了。
可能未來幾十年,南洋都會處於起義動亂之中,到處都是生靈塗炭,哪裡可能都去種植糧食。
這樣的南洋對於大明來說不僅沒有任何益處,反而是更大的負擔。
這會長期大量消耗大明的國庫,兵力。
大孫說的南洋,幾乎是相當於現在大半個大明。
將如今大明的疆域再次擴大三分之一,這樣的事情即便是再渴望功勳的將軍都不敢想象。
偏偏大孫卻在向著這個目標去發展。
「咱便看看安南那邊的情況,如果太麻煩,不如就按咱先前的法子來,雖說是死些人,但也不算什麼大問題。」
朱元璋說話的時候,眼神中帶著幾許冷漠。
朱英苦笑。
他當然知道老爺子說的法子,這也是他準備的最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