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風寒過去,就去安南吧。」
朱元璋聽到大孫的提議,直接就開口說道。
現在他的年紀已經越來越大了,趁著現在還算硬朗,就想著多折騰起來。
末了再過幾年,就只能是在這南京城裡待著了。
朱英沒想到老爺子竟然是想去安南。
這一下子壓力就來了。
不過看著老爺子希冀的目光,還是點頭道:「好,那就去安南。」
陛下跟太孫要去安南。
這對於整個大明來說,都是天大的事情。
首先就是路線上的確定,自然是要走陸地而非海路。
海上風險太大,易有不測之風雲,真要遇上什麼海上暴風雨之類的,這對於整個大明來說都是巨大的打擊。
陸地上基本就非常安全了。
現在的大明內部,還算是非常平穩的,且爺孫倆的出行,安保隊伍當然是非常龐大。
隨行大軍是必然的,雖說耗費肯定不小,但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也談不上有什麼多大的負擔。
爺孫倆要南巡的訊息,很快就在朝廷裡散播開來。
這自然會受到不少文官的反對。
其實就外出而言,曾經朱元璋也少次帶著自己的兒子們到民間進行微服私訪,體察民情。
這次來自於文臣的反對,也不是因為安危什麼的,主要都是在擔心陛下的身體狀況。
現在陛下本來就已經感染了風寒,還想著出去蹦躂的事情,上奏反對是作為臣子們的一片孝心。
當然,這也就是走個形式而已,朱元璋已經決定的事情,很少會有什麼改變。
臣子們也並非是真心的反對。
現在距離洪武三十的年關,也就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按照推算,這年的冬天是打算在南邊渡過了。
既然是如此的話,自然就不是簡單的爺孫倆。
基本上宮裡頭能夠一起的,都會帶著一起。
後宮的這些妃子,包括年紀已經不小的皇子皇孫們,都會帶著出去漲漲見
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