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朱元璋微微有些感嘆:「當年跟咱一起打天下的那些兄弟們,如今一個個都是去了,就是咱最後的兄弟湯和,也是去了。」
「可惜了,他們沒能親眼看到咱大孫經營出的這盛世光景啊。」
聽到這話,朱英的嘴角微微抽搐。
湯和就不說了,其
他的那些老兄弟咋走了,老爺子心裡就沒一點數嗎。
大多數可都是老爺子你親手送上路的呀。
那荊條上的刺,可是拔得光溜溜的。
若不是自己來了,且也能壓住藍玉等淮西武將勳貴們,怕不是那荊條上連根毛都不剩下了。
「對了爺爺,孫兒最近下了一道令旨,把道衍再度召回了京師。」朱英開口說道。
朱元璋對於道衍這個和尚還是有很深的印象,不斷從高麗過來的情報表明,道衍此人確實有著很強的手段。
能夠掌控整個高麗的文武官員不說,還能夠主導兵權,這放在大明也是有著宰相之姿。
朱元璋本身就有著很強的識人之能,或許這大概是歷史上所有開國皇帝必備的一種天賦。
所以他也清楚,當年大孫入宮後,為何第一時間就把道衍從老四朱棣的身邊給支開。
「大孫是有什麼想法?」朱元璋略帶幾分好奇的問道。
難道是大孫覺得老四去了倭國,所以想要重用道衍?
想到這裡朱元璋的眉頭微皺,他感覺這個假和尚是個不安分,總是想要挑起一些事情才肯罷休。
放到大明之外還行,留京師只是個禍害。
朱英解釋道:「孫兒想要重新構建咱們神州的神話體系,現在的各方神話故事頗為零散,沒能全部都合併起來。」
「道衍不僅是個和尚,更是精通儒釋道三教,九流亦是極為熟悉,有他來主持這件事,定能好生的完善。」
神話體系?
朱元璋完全沒有想到大孫是打這方面的主意,便問道:「大孫怎的突然想到這神話故事上了。」
對於玄學,陰陽學這些,朱元璋是相信的,也相信命運的說法。
但是對於神話故事,在他看來不過是話本罷了。
「是因為孫兒的這趟倭國行,這才冒出來的想法。」朱英回道。
朱元璋點點頭:「詳細說給咱聽聽。」
朱英繼續道:「原本孫兒到倭國,也沒想那麼多,只是簡單的去談個盟約,倒是在分析一些關於倭國的情報裡,發現了個很重要的事情。」
「那便是倭國自有史以來,一直都是倭王統治倭國,即便是說倭國的幕府將軍掌控了兵權,但倭王的影響力從來就沒有減弱過。」
「這麼多年以來,倭國幕府是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倭王的傳承卻始終如一沒有斷絕過,這就讓孫兒感覺到有些好奇了。」
「難道說這些曾經掌控兵權的幕府將軍們,真的一個個就如此忠誠,從沒想過顛覆倭王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