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武將的權力也都是在軍隊中,這回到京師,雖說也是享受富貴,但總感覺要差了點味道。
「這次太孫讓我帶三萬兵過去,看似不多,但南洋那邊可還是有我大明水師,如今安南更是在我大明掌控之中,真臘之行,顯然是沒有那麼簡單。」
「太孫殿下這是想讓我充當前鋒,先行試探真臘那邊的情況,甚至是駐紮真臘,靜觀其變。」
藍玉分析著說道。
曹震倒是有些無所謂:「能帶兵出去就成,這回來幾天雖說快活,可總待著不是個事。」
「反正出去全聽國公的就是。」
藍玉有些無奈的搖搖頭。
像是曹震這樣的情況,是目前武將中的展現,都害怕太孫不帶上自己。
最擔憂的是弓箭入庫,馬放南山。
倒不是說京師現在不好,就是太熱鬧太繁華了,反而是讓許多武將沒法適應。
兩年的時間,讓這些在外的勳貴們再次回到大明京師之後,感覺就跟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
飛速的變化讓人不安,這裡似乎沒有了曾
經的熟悉,反而是陣陣陌生。
所以才會擔憂權力的變化,希冀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
朱英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他要把漢族的人口朝著南洋地區大規模的遷徙過去。
只有這樣才能更大你規模的開墾農田,增強生產。
至於黑土地那塊,或許只能開發數十年。
等到了小冰河時期,就不能用了,民眾也得想辦法多多遷徙到南洋。
大明的天氣,是一年比一年冷了。
京師邸報上,許多篇幅開始描述關於南洋的事情。
比如暖和的天氣,一年可以種植四季的糧食,還有各種美好的描述。
這樣的方式在後世有些司空見慣,用軟文慢慢影響到大部分的百姓。
於現在的大明,掌控了邸報這麼個輿論神器的朱英,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兵部那邊,在接到太孫的示意也感覺到很是頭疼。
「三年時間,達成駐兵三十萬,遷徙民眾三百萬,太孫這次是真的要動真格的了。」
兵部尚書茹瑺感覺到有些頭疼,包括是兵部的左右侍郎,或是其他主事,也沒想到太孫會這樣的想法。
「這,陛下知曉嗎,能同意這樣的事情?」兵部左侍郎倪齊不由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