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638章:洪武大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38章:洪武大典 (1 / 5)

「洪武大典?」

朱元璋有些詫異的開口問道。

在剛才聊完關於神話體系編纂的事情後,他突然聽到大孫要以自己的年號為名,編纂一本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為一束,毋厭浩繁。

編纂完成後的典籍,便叫作洪武大典。

朱英點頭道:「孫兒想要拿出一萬萬貫寶鈔經費用作於此事。」

「不僅僅是大明國內的學術知識,包括海外各國,也都納入其中,孫兒將會傳令此番下西洋的官員中,讓他們也進行收集和辯證。」

這是永樂大典來的靈感,但朱英可不想僅僅只是按照永樂大典的方式。

這次要修建的洪武大典,並不會有完成的日子,而是會一直的編纂,不斷的更新,累積全世界的知識納入其中,打造出一本世界概念的百科全書來。

朱元璋拍了拍大孫的肩膀,心裡中很有感嘆。

因為他知道,這些都是大孫為自己所做之事,命名洪武大典,是為他的名聲。

「這是個好事,倒也不必安排在咱的頭上,咱的名聲是怎樣的,咱自己心裡知曉,也無所謂了。」

「有時候太顧忌這些,反倒是讓自己束手束腳的,不若是放在大孫你的身上。」

朱元璋很清楚,編纂大典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且還要把海外的知識都納入進來。

單單是大明國內,知識就已經如煙浩瀚,更別說海外了。

其中翻譯就是個很繁瑣的問題。

只是聽著大孫的想法,就知道這本大典編纂出來之後,就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如果要來類比的話,已然是相當於泰山封禪了。

當然,這個泰山封禪對比的是秦始皇,漢武帝這些,而不是宋真宗把泰山封禪拉低逼格後。

且就本身的意義來說,大典更具有實際作用。

在文化的傳承之中,於資訊並不發達的現在,很多典籍在出版之後的數量並不多的,有些甚至只有手抄的股本,並非是什麼書都會大量的拓印。

包括大明如今,因為經歷元末亂世的緣故,導致大量的書籍損壞,遺失,許多珍貴的知識傳承就此斷絕,或是在斷絕中。

其中主要是經、史、子、集中,一些曾經博學大家的註釋。

而天文、地誌、陰陽、醫、卜這些,更是孤本傳承,最是容易遺失。

全部收錄起來之後,首先就是這些知識更加容易傳播了,甚至於可以分類之後大量拓印,讓學習其中知識少走很多彎路。

文化知識,才是文明發展的基石。

只有強大的文明,才能夠有更加長遠的壽命。

定下為洪武大典,則洪武之名必然傳響千古,乃至於後世萬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