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父親大人,大明太孫的意思是讓年紀在十到十六歲的倭國少年過去,會於大明軍事學院開設特招班進行訓練。」足利義持補充說道。
其中特意加了年齡的範圍。
其實關於年齡的限制朱英當然是沒有說的,是足利義持自己給加上去的,為的就是更好的籠絡人心。
若是年紀過大的,他就很難去招攬了。
聽到這個肯定的回答,各個家主心裡頭的小算盤就開始打起來了。
去大明京師軍事學院,不管是說能夠學到多少東西,這對於身份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
其實就大明統治倭國來說,多數的家主們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痛恨,因為他們本身也是
上層階級,對下同樣是剝削和壓榨。
只是說因為道德和相互制約方面的原因,沒有大明藩王那麼狠罷了。
倭國內部的貴族和社會階級矛盾也是同樣的尖銳。
動亂的歲月,更多的下層武士想要打破階級的壁壘成為貴族,即便是各大家主們對於自家的一些管理也同樣感覺到非常的擔憂。
尤其是嫡庶間的爭鬥,變得越發的頻繁起來。
如果能夠把自家嫡子送到大明進行一番深造,那麼別的不說,傳承就能夠穩定下來。
家主們也想著自己的嫡子能夠更有效的管理好家族。
壓力給到了足利義滿這邊。
足利義滿眉頭微微皺起,政治智慧熟稔的他,頓時就明白這對於自己來說可不是什麼好的事情。
因為他的兒子才堪堪兩歲,當然不可能說送到大明軍事學院去。
那麼唯一能去的,就只有足利義持了。
這等於是在給足利義持機會。
但看了看周圍緊緊盯著自己的各位家主們,足利義滿就知道不可能去拒絕大明太孫。
如果強行拒絕的話,必然要引起大量家主的不滿和反對,他們更想將自己的嫡子們送到大明京師去。
足利義持在得到父親讓其退下的指令後,嘴角終於是露出了淺淺的微笑。
他一直注視著父親的神情,看到其收攏的嘴唇,頓時就明白父親已經知道這其中的深意了。
但是知道了又能怎樣,難道他還能違背大明太孫令旨,違背諸多家主的想法嗎。
且這些家主嫡子們跟著自己這個幕府將軍一同前去大明,這往後的情誼定能得到大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