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620章:大明太孫駕臨倭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20章:大明太孫駕臨倭國 (2 / 5)

有道是百年樹木,十年樹人。

教育是在大力普及,但是要等這些學子們成材,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原本大明的人才儲備,已經是越發緊迫起來。

尤其是隨著海貿的繁榮,海商的地位開始增長,許多學子甚至於讀書之後,也沒了考取功名的想法,更願意去出海經商。

主要是出海經商這錢來得是太快了。

以京師為中心,大明的經濟開始朝著四周輻射,江南一帶的賦稅再高,都已經是不放在江南大戶們的眼裡了。

他們跑一趟海所賺取的收益,輕鬆的就能繳納一年的賦稅。

如果不是朱元璋嚴令禁止不得荒蕪田地,只怕是大量的農戶都要被招走跟著跑海去了。

「北方的形勢不錯,東海那些女真人,散落的蒙古人都已經被招安,咱看是到了大力開發黑土地的時候了。」

在朱元璋的心裡,錢財固然重要,但糧食才是一切的根本。

從小餓怕了的他,最擔心的就是糧食問題。

因為大孫推崇商道的緣故,所以朱元璋也沒有再對商人進行打壓,算是默許了商人地位提升。

而大明各地,大量官營,民營工廠建立,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種田哪有做工好。

往前一年的收成也不見得能換出三四個月的工錢來。

且不用擔心天災這些,只需要賣力幹活就能得到溫飽,這不比土裡刨食要好得多。

農戶的流逝,自然會影響到整體的收成。

朱元璋從歲入明細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明寶鈔的歲入呈現很高的上漲趨勢,可有了高產作物大量種植的糧食賦稅,增漲幾乎都要停歇下來。

在這其中,高產作物甚至是佔據了大頭,大米小麥這些產量沒有怎麼降低,但也沒有多大增漲。

是以朱元璋當然就把心思放在了黑土地上。

「其實爺爺不用太過於擔心,黑土地自然是到了開發的關鍵,但我們大明實際上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缺少糧食。」

「海外地區這塊,尤其是占城和安南,已經有不少商人承包土地,僱傭人進行種植。」

「那邊的水稻產量很是豐富,一年有三熟四熟,且口感上更佳。」

「孫兒已經在引導一些大的海商進行糧食買賣,目前雖還未形成規模,但已經正在不斷向我大明進行運輸。」

「黑土地那邊,不僅僅是漢人,亦是可引進草原各族,甚至是包括高麗在內進行聯合開發。」

糧食是根本,朱英當然不會把所有的心思都花費在單純提高經濟上。

況且隨著小冰河期的到來,黑土地開發的難度會更加提高。

反倒是南洋地區對於小冰河期的抵抗很強,畢竟那是熱帶地區,再冷都冷不到哪裡去。

糧食生產這塊更是不用過於擔憂。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