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思索一番後道:「草原那邊的事情,太孫向來是比較熟悉,關於人選和策略,此番便由太孫跟兵部尚書茹瑺負責。」
說實在的,其實大明這邊的臣子們不管是對於草原,甚至是更遠處的帖木兒,完全是個陌生的狀態。
成吉思汗的五大汗國,更是隻知曉一個名字。
這兩年在京師邸報之上,朱英不斷讓刊登一些關於大明之外的風土人情,這才是讓許多人有些許瞭解。珔
在普及世界知識這塊,朱英可謂是不遺餘力。
如此才能讓更多人對海外產生興趣,從而預熱往後對外的擴張。
畢竟大明是文明禮儀之邦,跟帖木兒那樣的蠻夷行不通,一味以皇帝的身份去號令大明軍隊對外開戰,很容易使得內部名聲變差,從而導致國家動盪,消極作戰。
簡單的佈局,是關乎到全國上下士氣問題。
就像是今天的茹瑺,如果沒
有對草原有足夠的瞭解,也不能是說出這樣的話來。
也是今日茹瑺這番話,讓朱英意識到一個問題。
在此之前,他在心裡頭其實一直沒有把大明朝臣當回事,覺得他們就是一些吃乾飯的,讀四書五經科舉,本身在知識面上就受到了很大的侷限,最擅長的就是搞內部鬥爭。珔
這時才發現,其實他們本身智商是非常高的,只要有好的引導,在搞外部鬥爭這塊也很是厲害。
朝會之後,華蓋殿中。
朱英笑著說道;「茹尚書今日之言,當真是讓我刮目相看,沒想到在外交一事之上,茹尚書也是有著如此深刻的見解。」
茹瑺連忙作揖:「臣只是偶發靈感,當不得太孫殿下誇讚。」
這個時候的茹瑺,突然心裡頭非常的後悔起來。
他先前沒有注意,現在才想到一個問題,是關乎到去草原使團的人選。
假若太孫殿下覺得自己去最好,那可就是真的自己給自己挖坑了。珔
他都已經是近天命的年紀了,如若是長遠的奔波一番,這老命都要去了半條。
果然,緊接著朱英就問道;「關於去各方勢力的人選,茹尚書可是有什麼推薦的。」
「這去的人,必然是要對各方勢力有所瞭解,至少是能言善辯,北元那邊倒是輕鬆許多,想來不會有什麼問題,金帳汗國和東察合臺汗國長期被帖木兒侵襲,亦是求之不得。」
「唯有是瓦剌這塊,最是麻煩,其居於草原深處,佔據重要位置,若是不能說服讓其在後頭搗亂的話,茹尚書的這個計策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畢竟當初在西域混了多年,對於草原各方面的情況,朱英很是清晰,當下幾句話就把事情分析出來。
可惜是茹瑺此時,後背都冒出了細汗。
他怎麼聽著太孫殿下那話裡頭的意思,分明就是說要讓自己過去呢。珔
如若是太孫殿下真的確定了自己,哪能有什麼推脫的。
心中遲疑著,自己是直接掛帥,還是等太孫殿下先行開口?
若是直接掛帥的話,必然是會贏得太孫殿下心中好感。
心下一狠,茹瑺就準備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