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可以說是隻要覺得可以的情況下,連訂婚都從簡了,直接就是舉行婚禮。
燕王長女那邊去了,總不能其他藩王那邊不去吧。
差不多十來天的時間裡,朱英就是在各個婚禮現場露面。訌
順便在這個時間點上,也舉行了徐妙錦的冊封儀式,正式冊封為錦妃。
這段時間的京師,當真是叫一個鑼鼓齊天,除了一些不好的日子外,幾乎天天都在舉辦婚事。
有官員感嘆,這一波下去,好不容易有點的家底全部都給掏空了。
畢竟都是王爺王府的婚事,這禮品自然是不能夠走廉價路線,別看這些王爺都去了倭國,可身份擺在這裡呢,如果少了,要陛下和太孫殿下怎麼看。
且說往後的倭國,大概就是這些王爺們做主了,據說那邊多金多銀,早點搞好關係肯定是不差的。
「大孫吶,現在的倭國,怕是一個多事之地了。」
「咱的這些個兒子們,咱心裡頭最是清楚,沒一個簡單的,從小就是跟著咱在軍營裡生活,性子驕橫就是跟那些**子們學來的。」訌
「現在一股腦的都奔到了倭國那邊,哈哈,咱這心裡頭還真有幾分期待會是怎樣的精彩。」
這麼多個兒子一起出發,作為當老子的,當然是要送送。
看著這正陽門下的碼頭上,數十艘不斷遠去的大船,朱元璋語氣中帶著幾分很是明顯的開心。
不僅是那些勳貴們,朱元璋何嘗不是因為這些個兒子們發愁。
真說起來,從老二朱樉開始算,就沒一個簡單的。
現在全部都湊到了倭國去,給大明開疆擴土,當然是個值得高興的事情。
朱英笑著回道:「爺爺,有這些叔叔們前往倭國,倭國那邊的事情,就幾乎不怎麼需要我們操行了,只是還是要督促一番,不要鬧得太狠。」訌
唯一還算是走和平路線的朱高熾也不在了,倭國如今就相當於元末群雄爭霸一般的場景。
可以想到,幾個藩王必然會在倭國大肆的進行一個土地爭搶,不斷的挖掘礦藏從而填充自身軍隊實力。
這些藩王,可不是說自己一個人,還包括了大量的優秀將領。
因為藩王的關係,不少勳貴後代,也都是跟著一起去了,可都是奔著軍功去的。
為什麼說開疆擴土很困難。
主要還是一些小地方過於貧瘠,耗費力氣打下來完全沒有什麼好處,只有虧損。
稍微有點學識的,也都是把那裡當做是苦寒之地,去了感覺跟流放般沒有體面,還沒有未來。訌
這些缺點才是中原王朝的地盤一直不會說大面積擴張的緣故。
現在就不同了。
倭國熱已經形成了風氣,商人想去撈錢,文人想去施展抱負,武人想去掙些軍功,甚至是世襲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