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在。」
朱英只是喊了聲,謝成當即一個激靈,身體就像是受驚的貓一般,瞬間單膝跪地回道。
說起來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兩鬢都已發白,卻在朱英面前跟個孩子面對老師那般緊張得很。
「起來答話,不用這般拘束,說起來你的女婿,還是本宮的弟弟呢。」
「你跟本宮先說說,現在軍營裡目前的一些情況吧,譬如糧草後勤,士兵操練,出征的心情這些。」
初到大營,朱英自然是要了解大營的情況。
這可是四十萬的大軍,不管是放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強大
力量。
有些小國的總人口,都沒這般多。
也就只有遼闊疆域的大明,才能養出這麼之多計程車兵。
永平候謝成緩了口氣,開始講述起大營裡的情況和佈置。
語氣從一開始的緊張結巴,到後面也開始慢慢的變得自然起來。
大帳裡的氣氛,也逐漸的緩和。
隨著謝成介紹完之後,朱英也算是有個大概的瞭解了。
四十萬大軍的生活,各方面都是極為要注意的問題,可能一個小細節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尤其是後勤方面的安排,糧草運輸更是重中之重。
因為邊關的戰馬幾乎絕大部分都已經被轉移到草原軍事基地了,所以現在唯一的畜力就是牛車,還有一些駑馬。
步兵的行動於草原上算是很緩慢,對比高機動的騎兵,就像是烏龜爬一般。
四十萬大軍聽上去比較嚇人,其實按照現在大明的條例,其中輔兵只有不到三成。
規定是百人中須有戰兵二十三人,一般其實還沒達到這個比例,不過作為邊關,已經是非常接近了。
換算下來,四十萬大軍裡,其實真正的戰兵不到十萬人。
其餘的三十萬人,基本上都是為這十萬戰兵服務。
當然,這些輔兵也是有一定戰鬥力的,並非是戰爭中的氣氛組,本身也是佩戴刀劍還有日常的操練。
朱英聽完之後微微思索了一下,點了幾個細節讓謝成等統帥多多注意一些,便也算是到位了。
畢竟四個侯爺領軍多年,不管是帶兵還是管理等各方面,都算是極為成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錯漏。
歷史上比較可惜的是,像是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將們,絕大多數都死在了藍玉案中,這也是後來朱棣奪位後,大明軍隊戰鬥力大幅下降的關鍵所在。
還要朱棣五次親征蒙古,也沒能取得大勝,最後還病逝於途中的榆木川。
如果這些跟藍玉有所關係的將領們都在,事情將會變得簡單許多。
吩咐完之後,朱英的話題,便就來到了北元漢臣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