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說,上位者哪裡又會在乎到這些關乎底層士兵的生活問題。
一道命令下達,那就是幹。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好在大明這邊多數都是廣西兵,雲南兵,雖然有些不適應,但還可以承受下去。
「集結一下軍隊的輔兵,讓他們給醫生們打個下手,把後勤問題解決好,尤其是要注意到避免瘟疫的發生。」
「打這個安南,我看打仗這塊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麼走過去。」無
靖寧侯葉升看了看茂林的叢林,還有頭頂上的烈日,微微有些嘆息的說道。
只有身處這樣的環境下,才知道遇到的問題有多麼的棘手。
安南人的戰鬥力就那麼點,完全算是戰五渣,只是這四處叢林的,找個人都不容易了。
對於大明這邊,現在的胡季犛可以說非常的不好過。
邊境的情況正在不斷的彙報過來,讓胡季犛的頭頂上生出一層陰影。
氣候是安南天然的屏障,尤其是在這個時代。
對於大明的火器,更是沒有半點的畏懼,大量的雨水和潮溼的環境,註定於行軍上會受到極大程度的影響。無
這一點從駐紮到安南的五萬精兵就非常清楚。
最初的大明駐軍,也是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才是慢慢的適應下來。
因為有著足夠的瞭解,胡季犛才敢如此肆無忌憚的反出大明。
只是現在一旦是穩打穩紮,胡季犛就感覺到有些束手無策了。
和曾經的蒙元不同,大明的
軍隊有著強大的後勤保障。
不管是糧食還是藥材等各方面,都不會有什麼缺乏。
也就是說,大明大軍抵達河內的王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無
從現在的情況來說,一個月之內就能抵達河內安南王都的城樓之下了。
前邊的那些城鎮之類的,對於大明軍隊構不成任何的危險。
安南的兵員主要是兩個方向。
一個是安南朝廷的禁軍,還有就是地方軍了。
目前安南的禁軍數量大概有十多萬人,這些算是安南軍隊的中堅力量,每一個禁軍都是真正的戰兵,而並非是輔兵。
地方軍跟安南的中央禁軍就有很大的不同。
此時的安南共計有十九路,每個路編製成一軍和二十個鋒團都,以便維護治安和抓捕盜匪,俗稱路軍。無
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山南路轄四個軍,海東路轄兩個軍,每路的指揮稱作總管。
其中還有王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