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就不用擔心了,目前國庫的錢財,真就多到不知道怎麼去花。
去年的歲入都沒用完呢,今年的歲入就已經是過來了。
打安南這麼一個小國,對於國庫來說完全不是什麼負擔。
此刻朝廷上,是一片聲討安南的聲音。
大家都不是傻子。
不管是陛下也好,太孫殿下也罷,都是屬於極為強勢的君王。
搞什麼特立獨行,完全是沒有必要。耫
別說是現在的大明瞭。
即便是朱英先前,又或者是歷史上靖難的朱棣,又什麼時候忌憚過安南。
朱元璋曾經是有不征討安南的想法,可那只是覺得打下來沒什麼用處罷了。
正要有什麼事情觸犯大明,自然還是要打的。
「傳咱諭旨,著雲南布政司備軍十萬,入廣西布政司於安南邊關。」
「著廣西布政司備軍下轄十二府,立即備軍二十萬。」
「封靖寧侯葉升為徵南大將軍,節制大軍,封普定侯
陳桓為征討副將軍。」耫
「整軍三月,拿下安南。」
洪武時期和永樂時期,最大的差別在於哪裡?
並非是兵多,而是將多。
此時的大明,出色的將領簡直可以說如過江之鯽,群星璀璨。
歷經元末亂世,一個個都累積了極為豐富的戰爭經驗。
靖寧侯葉升早期就是攻蜀地,討西番,而後又是在雲南定邊、姚安總制諸軍,設立軍營屯田,治理畢節衛。
常遇春是大明前最強先鋒的將領,而在常遇春的下面,普定侯陳桓的名氣也很是響亮。耫
譬如現在的南京城,當年在攻打的時候,普定侯陳桓就是第一個登城的。
其在攻城戰和山地戰中,普定侯陳桓尤為擅長。
勇氣、智慧、武藝他全都具備,在和傅友德、藍玉平定雲南的過程中,無論那麼艱險的城池,有他在,無城不克。
真要遍數大明如今的優秀將領,真的是太多太多,尤其是在戰爭這塊,閉著眼睛隨便挑就是了。
如果歷史上不是因為藍玉案株連全死了,朱棣哪裡能打到南京城下。
怕是還沒出北平,就已經落敗被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