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勒伯克只是看著,並沒有說話。
經過先前歐安民那番話後,他的心中現在有些五味雜陳。朸
只不過現實很清晰,即便是知道了,又沒有什麼改變的意義,從這段時間北元的變化來看,大明太孫的權謀,根本不是他所能夠阻擋的。
在這樣的人物面前,即便是強行對抗,最終受到傷害的還只能是自己。
合作,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了。
放棄北元的漢臣們,看似大明太孫先前沒有說得很是重要,但是就這些針對於他們的準備來說,完全可以看出其暗中是做足了準備工作。
額勒伯克也聽說,即便是有一位漢臣算是孤家寡人,大明錦衣衛都把其失蹤數十年的父母給尋回來了。
.....
北元的漢臣陸陸續續的回到了大明。朸
而朱英也很快把這件事刊登於邸報之上。
當然,朱英並沒有在邸報上說出關於自己做的手段和準備,而是講述自己去到北元談判的時候,在和北元達成和平盟約的情況下。
看到這些北元漢臣們多是十年的想念家鄉,因此心中極為感動,便就向北元皇帝請求,放歸他們回到大明。
其實這些北元漢臣,個個都算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蒙元時期,競爭可要比現在激烈多了,能夠以漢人身份從而進入到北元的朝廷之中,都是個中的佼佼者。
蒙元可不缺乏狗腿子,本身就有著大量奴隸,單純的阿諛奉承是沒有用的,必須要有真正的才幹,做出實實在在的政績,才會破例得到蒙元的看重。
朱英沒有必要去破壞他們的名聲,如今的大明也是很缺乏人才,全國官府各個崗位空缺的太多了。朸
太多太多的人,連識字都不行,哪怕是大力的進行教育的普及,也不是說短短一兩年之內能夠看到成效。
百年樹木,十年樹人。
至少要在***後,才能真正的孕育出新生一代的大明才子。
而在這個期間,大明的各方面變化也是飛速的發展,尤其是工業化基礎文學的開展,人才永遠都不會嫌多。
北元漢臣的全部迴歸,也給大明上下增加了很大權威。
雖然邸報上沒有進行一個詳細的說明,但稍微懂得一點情況的,都知道事情的根源沒那麼簡單。
也算是有一個很好的震懾,讓一些妄圖懷有顛覆大明之心的人,心下慼慼。朸
就現在大明的整體形勢來說,幾乎是一片晴好。
在減少北元的威脅之後,草原上零星的部族,根本無法維持對大明的對抗。
其中以玉米飼料對於草原尤為珍貴。
為什麼說大明難以飼養大量戰馬,其中最為關鍵的原因就是在於草原的牧草。
戰馬所需要的精飼料,先前大明這邊無法得到。
牧草又不是說能夠很好種植,所以大明馬少已經成了一種極為常見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