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再這樣說,可別怪我翻臉了。」
被稱作李元林的戶部侍郎,稍稍側頭望去,見到那漢人大臣頓時面色一變,隨即是破口大罵:「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仇文程你這個瓜娃子。」
「怎的,當初在書院混不下去,我還以為你跑哪裡去了,原來是去給蒙人當狗了?」
「看你這模樣,當狗挺多年了吧,給爺爺叫喚兩聲聽聽,看看是熟稔不熟稔。」
「若是叫得爺爺心裡頭歡了,指不定還給你兩賞錢。」
「哈哈哈哈!!!」
隨著李元林的大笑,頓時漢人這邊全部都跟著大笑了起來。
包括是這次代表大明的齊泰,也跟著撫卹而笑。、
齊泰目前也算是朱英的人了,在前年的時候,齊泰就曾經被朱英派遣到河南調查關於饑荒的事情。
後來高產作物的種植加多,自然各地饑荒也逐漸的減少下來,即便是有什麼天災人禍的,也可以很快的把流民安定。
齊泰當時去河南巡查,是以暗中的身份進行,回來之後朱英也沒有急著將其進行一個升職。
畢竟有些東西沒必要是這麼的著急,職位升太快了,可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一直到最近的
事情,關於選定這次跟草原談判帶隊的負責人時,是朱英定下讓齊泰來負責的。
齊泰對於邊關很是熟悉,他過來主持的話,不會跟當地邊關造成什麼矛盾衝突。
這一點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類似於這樣的談判,自然是需要邊關將領的配合才行。
比如說這次的造勢,對於大明來說,就比較有所影響力。
而便是在大明這邊大臣對北元大臣嘲笑的時候,即便是北元大臣心裡頭極為難受,也沒有辦法發洩出來。
畢竟,他們在這個時候,屬於漢女乾的身份。
自小就是從中原王朝長大,本身也是漢人,最後卻選擇去輔佐北元做事。
這在他們自己看來,是無可厚非的。
畢竟他們在大明沒有得到重用,自然就是選擇去輔佐北元,從而得到認可和施展抱負的機會。
這樣的人,從來就不少。
只是他們沒有想過,大明其實已經給了他們太多的好處了。
這些人最次也是秀才級別,能夠有讀書的環境,也完全是依賴於中原。
只不過曾經蒙元入住中原,於現在的時代,對於漢女幹來說沒有這般大的排斥。
但是嘲笑是不可避免的。
他們之中,大部分其實並非是最初效忠的蒙元,除了少數一兩人,多數其實還是在北元事情才投奔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