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礦工只能是讓倭人來幹,至於從大明運過來,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他的不說,單單這成本,就不是朱棡能吃得消的。
即便是在大明,也很少有良家子願意幹這個活,塌方在礦洞是極為常見的事情,一般都是刑徒來幹,還有一些是實在吃不上飯的。
大明目前的建設工程也非常之多,人也不怎麼經用,目前就大明律法中,可以說將近把死刑都要廢除了,全面勞役。
畢竟勞役管飯就行,是最好用的。
朱棡的進軍並非是奔著倭國本州島和四國島去的,而是就九州島進行一個掃蕩。
晉城是之前倭國的肥前城,臨近對馬島,南邊即是朱高熾所在的燕城。
其實就地域面積來說,齊王的肥後是最大的,朱棡的肥前次之,朱高熾所在的筑後反而是最小的。
只是那隸屬於肥前的港口,被朱英重新劃分到了筑後,也就是燕城這裡。
朱棡要掃蕩的地方,便就是朝著筑前,豐前的方向。
晉城大軍出動的訊息,很快就驚動了本州島所在的足利義滿還有倭國皇室。
可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大明還沒有進行審訊的時候,他們也只能乾著急,而沒有什麼應對之策。
若是又起大軍吧,單單對付一個晉王又顯得太浪費,若是放任不管,則又是一波很大的損失。
關鍵是現在各方大名都已經回了自己的領地,單單就籌集的時間便顯得漫長。
動員大軍可沒那麼簡單,而直接調直屬軍隊的話,尺度掌控不好,更容易引發大明這邊全面的對抗。
這晉王明顯是想趁此機會,對自己周邊進行一番掠奪。
因為朱棡的訊息把控,現在倭國這邊暫且還不知曉是露天銀礦被發現了。
當下除了傳訊筑前的守護大名多多準備外,便也沒打算過於動兵,只是把黑澤大名送去大明京師的程序,要加快了。
總得是快點落下一個結果,不管這個結果是怎樣的。
只是關於露天銀礦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朱英這裡。
不要忘記了,朱棡所在的晉城之中,可是有著許多先前群英商會所遺留下來的人。
朱棡想要把銀礦弄出去,也只能是依賴於他們。
在城裡頭準備興建的練礦廠,如此事情哪裡瞞得過去。
......
大明這邊收訊息時,距離朱棡發現銀礦已然是過了一個多月了。
「大孫果然是沒說錯,這倭國當真是有大量銀礦,咱還沒見過露天銀礦是個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