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官員,各地衙門,都必須要對此進行扶持和發展。
四大國策同時刊登於京師邸報之上,遍傳中外。
在四大國策之下,自然還有許多發展方向。
比如說教育的普及。
首先是官話的傳播。
目前的大明官話,便就相當於後世的普通話差不多,而朱英的要求是所有教書先生,在教授學子的同時,必須要使用官話教學。
在這一點上,倒也不算是太難的事情。
因為但凡是讀書人,都是奔著考取功名去的,而學習官話也是最為基本的要求。
否則要是到了京師,官話都聽不懂,那還怎麼去當官呢?
除了統一官話之外,還有各地學堂的建設。
按照朱英最新令旨,但凡是五百戶往上所聚集之地,必須要興建教學學堂。
大明內年滿六歲的男孩女孩,都要進入到學堂之中進行為期五年的基礎學習。
學習的方向,當然不是說什麼四書五經之類的,主要還是關於一些基礎學習。
教材是由翰林院這邊進行編纂,而後朱英指點進行修改。
針對於小孩的學習啟蒙。
裡頭包括一些基礎的演算法,文言文分析,官話朗誦,大明律法基礎,歷史概述,還有思想教育課程。
在思想教育這塊,朱英是很重視的。
在六歲這個年紀,正是在建立三觀的時候,而在這個時期傳播忠君愛國的思想,對於未來小孩的成長,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基礎演算法,是讓這些孩子可以更好的生活,文言文分析,也算是多少懂得一些大明文化。
歷史概述,是告訴孩子們如今的生活,是多麼的來
自不已,中原王朝經受過多少的苦難。
律法是讓其從小就懂得應該遵紀守法,不得輕易違背大明律法。
假若是在做惡事之前,要知道會有怎樣的後果等著自己。
這些要求,不僅僅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即便是那些土豪鄉紳,勳貴之子,也要跟著一起在學堂讀書。
不能享有任何的特殊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