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章聞言,微微皺眉,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回答。
很顯然,關於改名長安,確定遷都的事宜,朱元章已然是想要直接的敲定下來,而不是一直拖著。
微微思索之後,朱元章也有了應對的法子。
說道:「遷都不能拖,再者說咱們遷都先,還要對整個長安城進行一番修繕,改造。」
「這裡頭的時日,定然不會說太短,便就是今年一年能夠完成,都算是極為不錯的。」
「即便是壓後,那也壓不了多久的時間。」
「這樣大孫你看可否,咱下一道諭旨,勒令自目前開始,長安城內所有牙行停止買賣個人房屋,土地,田產。」
「大孫你去給補償的時候,大概也就按照京師這邊的標準來便差不多了。」
「讓那些想要在其中牟利的女幹商,直接給斷了念想,若是敢於暗中搗亂,那就按罪論處便是。」….
聽到這話,朱英的嘴巴張了張,沒有說出話來。
原來,皇帝的權力,還可以直接這般強行干預。
有道是金口玉言,這皇帝的諭旨,幾乎可以說是跟律法在同一個高度。
不對,從層面上來說,是完全的凌駕於律法之上了。
「爺爺,這法子,很不錯。」
朱英豎起了大拇指。
不得不承認,這種方式雖說是粗暴了一些,但達到的效果是絕佳的。
完全不用擔心到時候長安城那邊的問題了。
哪怕有一些敢於頂風作桉的宵小之輩,也很難說對整體大局有所影響。
爺孫倆商議後遷都事宜,朱英這邊就開始下達令旨,開始對工匠進行一番安排了。
在工匠這個行業裡,可不是說誰都能去修繕皇宮的。
能夠去修繕皇宮的,那絕對是整個工匠行業裡最為頂尖者。
次日早朝。
朱元章就直接在朝會上宣佈了關於改西安之名為長安的決定。
同時設立長安城為新京都。
在今年的一年裡,將會對整個長安城進行一個新的規劃和改造。
此話一出,朝堂上是起了軒然大波。
只是再怎麼交頭接耳,也不會說哪位站出來反對遷都之事。
畢竟就在遷都這個問題上,早已經不是第一次提起了,反反覆覆的提了很多年。
先前太子朱標,也是考察過西安。
而現在不再是另建新都,是在原本的長安城上,進行一番改造和擴寬,自然於花費上,也不會說很是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