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只能用後勤來進行一個補充。
大明現在確實富有,可盤子大,缺口也大。
逐漸進入到高速發展的大明,海貿上的富裕還沒有徹底展開。
不管是南洋諸國,還是倭國那邊,都需要一個時間上的醞釀。
假若是十年,不,哪怕是五年之後,朱英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同意支援。
可偏偏是在於現在。
朱英心中也明白如今草原軍事基地將要受到的威脅,早期也是想過,但他清楚,哪怕是不敵,草原軍事基地也不是說徹底覆滅。
因為畢竟有邊關這條退路。
防禦工事又不是說築造城池,不用耗費太大的力氣,即便是不敵,也可以先行退走。
而北元現在的情況,沒有辦法說長期性的組織起其他部落進行一個聯盟。
其他部落也等於是在牽制北元。
哪怕是北元麾下有十萬鐵騎,也不敢拿出來跟草原軍事基地死磕。
把底子打光了,北元怎麼去掌控其他部落。
從這裡來看,好像是拒絕劉不易的提議,似乎是更為正確。
但從另外的角度來說,這也是目前取代北元的最佳時機。
朱英很清楚,不需多少年,北元就會覆滅,鬼力赤會上位成為新的可汗。
如今的北元將會變成韃靼部的地盤。
比起北元來說,新興韃靼部的無疑是更加的強勢,也更加具有統治力。
現在的鬼力赤已然是在不斷的發展中,但是因為距離的關係,朱英沒有辦法說去遏制其發展。
而劉不易的上奏,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這一刻,哪怕是知曉歷史的走向已然沒有了太大的作用,作為太孫的朱英,下的每一個決定,都會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他不知道哪個方向才是正確的選擇。
此時的朱英,才算是真正的體會到了作為一個國家主宰的艱難之處。.
執筆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