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掌握到足夠的資訊,可以很輕易的得到自己想要之結果。
在群英商會這邊,原本朱英很早之前,就有意識的去打探收集關於安南的情況,當時朱英本就是想要謀取安南,於情報上做了很多細緻的安排。
自然說在安南周邊這些國家的大概情況,也肯定要做一個瞭解。
在做了大明太孫之後,這些安排就顯得更加的重要了,朱英不僅沒有放棄對於這些人員的培養,反而是在群英商會放棄草原分會之後,更加的扶持於整個南洋一帶的情報人員們。
尤其是在輸出的費用上,不僅是有更高的漲幅,還有更大的擴張。….
這也是為什麼朱英一直致力於海禁的開放。
因為他非常的清楚這裡頭所存在的巨大走私貿易。
當了太孫後,心態肯定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從前,朱英可沒什麼作為大明人的感覺,該走私走私,該賄賂賄賂。
可現在身份不同了呀,整個大明,可以說都是他自己家的,誰會希望自己家裡的東西,總是會外人偷摸賣走呢。
是以如今的朱英搖身一變,從先前的走私犯,變成了最想要打擊走私的人。
正是因為先前就是乾的這個行當,對於裡頭的一些門道極為清楚,打擊起來自然就更加的得心應手。
僅僅是單純的打擊自然不夠,朱英的目的就是把貿易控制在大明的手中,尤其是賦稅這塊。
如此才可以說是王道。
因此目前的情況對於占城來說,是很不友好的。
不僅是在達官貴人間,哪怕是占城的普通百姓,現在對於大明也非常的依賴,而本身作為大明的屬國,哪怕是明面上的,即便現在朱英的要求有些為難,可不管是茶多還是占城王,都不得不認真仔細的考慮怎麼面對。
明面上,占城王可沒有勇氣跟大明鬧僵,這一點茶多也是深知。
夜晚,茶多無奈的嘆息著,最後想起太孫殿下說的那些話,只能是一咬牙,寫下關於勸說占城王讓一城的書信。
國書是國書,私信是私
信。
茶多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說為了妻兒,都只能是這般做了。
而於此同時,也有一封書信自京師出發,送往毗鄰占城的安南。
安南這邊的情況,因為朱英的插手,已然和歷史之上的走向變得完全不同。
歷史上朱元章並沒有去搭理關於安南內部的情況,最後是朱棣出兵二十萬餘,把安南變成了大明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安南雖說自自秦朝開始此地原屬於中原領土,一直到五代十國時期才獨立建國,但此後一直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為藩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