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期的大明,可不是說後世人影響中的大明。
蒙元鐵騎肆虐亞歐大陸,當朱元章將其驅逐出中原,並且大敗北元的時候,大明的名聲於整個天下,就已經無比的強勢。
要知道蒙元雖說是敗了,但帖木兒,金帳汗國,瓦剌,東察合臺汗國,德里蘇丹國,還有殘餘的北元,這些勢力依舊是整個亞歐版塊的霸主。
而他們,可以說全都是蒙古人的勢力。
強大的中原王朝,哪怕是在成吉思汗時期,也是蒙古人無法輕易征服的地方,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還有威震天下的蒙哥,都沒能完成入主中原。
而現在,大明的威望絲毫不比曾經蒙元弱。
這也是當朱元章的聖旨傳達各個小國的時候,幾乎都是俯首稱臣。
也就是倭國比較調皮。
可現在,倭國也算是已經被大明打服了,不僅是割讓了三座沿海大城,還賠償了大量的軍費。
曾經蒙元兩次大軍攻擊倭國都沒有辦到的事情,現在卻於大明的手裡辦到了。
這等威懾,已然是隨著京師邸報傳遍周邊各個國家。
不得不說,如今在大明的京師邸報,已然是僅次於絲綢,茶葉,瓷器的第四暢銷貨物。
本來只是一些周邊的小國君主,想要趁此機會知曉一些關於大明的訊息。
畢竟這是最為強大的國家,哪怕是目前西邊最為兇殘強盛的帖木兒,都要為之低下高貴的頭顱。
朱英就瞧準了這個商機,乾脆下令更加大力的建造造紙廠,印刷廠。
把京師邸報當成一個貨物,直接對所有大明疆域之外的國家進行一個暗地裡,明面上的輸送。
所謂暗地裡,是買賣此物的商人們,打著是大明禁止外送的幌子,以此抬高價格。
明面上,便就是隻要在京師這裡能夠取得批額的,就可以正常輸送而不受到限制。
原本朱英也沒有多想,只是覺得一張白紙可以賣出絲綢的價格來,這毫無疑問是一筆大買賣。
卻沒想到,這竟然成了一次奇怪的中原文化輸送。
因為這京師邸報上印刷的都是漢字,既然是打暗地裡的幌子,自然不可能說還去搞什麼翻譯。
這也就導致想要讀懂京師邸報上的內容,那就必須要認識漢字。
這個結果從而導致但凡是在大明疆域之外,能夠讀懂漢字的人因此身價全部都開始高漲。
從前沒多少人在乎,畢竟這疆域遙遠,很少說接觸到。
現在可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