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的開放,可謂是對普通百姓來說是一個福音,尤其是那些京師周邊的小商販,更是極為的高興。
感覺挑著擔子都要來勁了許多。
「這往後呀,便就是要把整個大明的官道,都要給用水泥修整一番,如此全國通行速度大增,咱們朝廷這邊,也可以對地方上更有效的管理了。」
「驛站這塊,看來在今年要增添不少。」
朱元章笑呵呵的說道。
驛站所到之處,才是皇權所管之地。
對於驛站,朱元章一直都是極為重視,下達了嚴格的制度,包括人選。
他非常清楚驛站的好處,可謂是有了驛站的地方,諭旨就能夠直接送達。
送達的速度越快,意味著諭旨的曲權效越強。
「爺爺,驛站這邊,孫兒想要讓其衛所軍一般,儘可能的達到自給自足。」趁著老爺子高興,朱英提議說道。
朱元章道;「大孫是想讓驛站也跟衛所軍一樣,管有田產?」
朱英解釋道:「倒並非是田產這塊,而是在運輸這塊。」….
「如今不管是百姓,還是商人,對於驛站也有著極大的需求,最簡單如書信這塊,往往的價格極為高昂。」
「驛站本身就有運輸之能,是以孫兒想要在運輸之際,單獨開啟一個版塊,當做是郵驛的特點,讓書信間的傳遞,變得更為簡單起來。」
「只需要按特定的路線傳達於書信,幾封薄紙,便就可簡單許多,這樣方便了百姓的情況下,也可使得通訊更暢快。」
「而在這一塊,驛站也可以有所收入作為補貼,減少朝廷的負擔。」
「且不僅僅是書信,包括一些其他的貨物,也可由驛站代為運輸,在不停歇的情況下,便也可以增加更多的驛站人員。」
朱英這是想搞民間物流體系了。
像是如今驛站這樣的情況,可謂是已然具備了極為完整的物流體系,只要在這上面新增一番,就可以直接使用。
物流體系是賺錢的,還很賺錢。
這對於養活驛站來說,更是一個大頭。
若是能夠成熟起來,驛站不僅可以把自身的費用都填補進去,指不定還能上繳更多的錢財送入國庫。
在這一點上,朱英自然是有著自身的見識。
驛站民用,這讓朱元章心裡頭開
始沉思。
朱元章也知道,大孫的意思是把驛站分成兩批,官用和民用分開,憑此建立一個完善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