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發達帶動著經濟的發展,只是朱元璋對此並不是很滿意。
因為現在的百姓,越發開始流動起來。
當然,並非說是流民,而是開始到處蹦躂了,這些人主要是以年輕的青壯為主,隨著商業經濟的蓬勃發展,時代的紅利下,很多外出的人快速賺取到了第一桶金。
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只要離開家鄉隨便做點什麼買賣都能賺取到比種田更加多的收入。
但是流動人群的增加,大明全國的犯罪案件也越發多了起來,像是搶劫,偷竊這等情況與日俱增,官府的查案也變得更加困難。
許多人本就是外地人,犯了事情立即溜之大吉,幾乎很難有所把控。
甚至是有許多流動犯案的團伙,專門來做這個營生。
這些事情的發生,讓朱英向朱元璋申請全國官道翻修的奏章一直被擱置。
南北大道快要完工了,而這段長達兩千地裡的修建,也因此出現了許多有修路經驗的工人。
朱英便就想著把許多優秀的工人團體進行一個收納,並且建立相應的商行,然後進行將所有的官道擴寬修整。
只是寫的奏章到了老爺子那裡,卻一直都不給過。
華蓋殿。
「大孫,你給看看,這便是你搞的統計司所核算出來的東西。」
「去年較之今年,各類犯案人員增加十倍有餘。」
朱元璋將一本文書丟給大孫。
朱英接過之後開始翻看起來。
統計司是在數月前由朱英主導成立的一個部門,這個部門的品級並不高,便就只是八九品的樣子,放眼京師這邊,只能說是最底層。
只是統計司的事情,那可就比較多了。
而且涉及到的範圍也是非常的廣泛。
在大明之前的歷朝歷代,是沒有統計司這個部門的,便是簡單的人口普查,也是歸納到戶部這邊,其他的資料統計基本上就沒有了。
朱英主導的統計局,是統計全方位的。
其中包括各地的糧食產量,人口流動情況,固有人口。
對大明全國進行人口,經濟,農業等所有可能影響到大明國力的情況進行普查,匯總,整理,和提供有關國力方面的統計資料。
往下更是包括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築業。
像是貨物買賣,製作,租憑,文化,學堂,軍備,礦藏等等一系列的情況都要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