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王朝的開國兵力,都是極為強悍的。
能夠打下大明天下,必然在戰爭的後期是一路高歌勐進,而士兵們隨著勝利的進行,也從稚嫩變得老練,並且有著強大的自信。
自信對於軍隊來說是重中之重。
一個人的武勇,只是體現在個人上,而當人數達到數千上萬的時候,這完全就是氣勢的拼搏了。
在漢朝時期喜歡軍前鬥將,看似是個人的比拼,實則是氣勢的爭奪。
用後世的眼光來看,一個將軍追著數百人砍殺,是極為不現實的事情,但是在冷兵器的時代,卻是並不罕見。
這便是氣勢的重要性。
而如今大明的軍隊在氣勢之上自是不用多說。
在這個冷兵器和熱兵器交替的時代,軍中悍勇依舊是非常重要。
於細節方面,包括士兵的體型,軍備,也是個中的關鍵。
朱英想要讓大明軍隊的戰力更上一層樓,便就是要從吃食和操練下手。
玄甲衛營地。
距離朱英上次過來已經有將近四個月的時間了,但是營地裡的訓練是從未有過停止的時候。
在完全脫產,肉食米飯管夠的情況下,玄甲衛的每一個軍士已然是完全不同。
即便在十月已經轉冷的天氣,營地中的軍士依舊是操練不斷,區區寒風根本是無足道哉。
當朱英身披太孫常服,走進營地的那一刻。
正在進行各方面的操練計程車兵,在長官的大喝中迅速開始集結。
伴隨著鼓聲的響起,十六個方隊在朱英的注視下形成,而從號令開始到集結結束,僅僅只是用了一刻鐘的時間。
如今的一刻鐘用後世的說法便就是十五分鐘。
在冷兵器的時代這樣的集結速度,已然是超乎想象了。
若是在其他衛所,像是這般全部的兵力集合列隊,能夠在兩刻鐘完成已經是非常之優秀了,而正常是需要差不多半個時辰才可以。
「玄甲衛拜見太孫殿下!」
隨著方隊前的旗手一聲高呼,所有計程車兵盡皆是單膝跪地,仰頭一同咆孝吶喊。
在原本的軍中禮節中,士兵們是應該低頭以示對上官,將軍,以及太孫殿下亦或是皇帝陛下的恭敬。
但是朱英覺得這樣不好,低著頭感覺沒有那種強烈的氣魄壓制感,自去年閱兵之後,便就改為所有士兵在行禮的時候,必須是昂首挺胸,哪怕是單膝跪地也要如此。
朱英見此沒有說話,而是脫下自己的長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