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請 (2 / 4)

寧王朱權,是楊妃所生,只是朱元璋眾多兒子中的一員。

之所以如此受到朱元璋的重視,話說回來,主要還是因為顏值的關係。

朱權十來歲的時候,朱元璋召集所有的皇子皇孫進膳。

當時一眼看到朱權,就驚為天人。

朱權在眾多皇子皇孫中,真就是鶴立雞群的感覺,眉清目秀不說,渾身都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皇家貴氣。

這般長相,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景隆能夠與之媲美。

便就在當時的宴席中,朱元璋特意讓朱權坐到自己的身邊,與之攀談交流。

僅僅十歲的朱權,談吐大方,舉止得體,更難得所學知識相當淵博。

這就讓朱元璋對其更加喜愛了。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大勝北元的那一年。

朱元璋覺得朱權的書卷氣太濃厚了,作為他朱元璋的兒子,怎麼能不善於帶兵打仗呢。

於是就讓朱權和其他幾位兄弟,一起到臨清練兵。

在練兵的過程中,朱權雖然不夠勇猛,沒有親自上陣殺敵,但是他擅長排兵佈陣,沉著冷靜,哪怕是遇到險境也沒有絲毫的膽怯。

運籌帷幄的神態,頗有一種韓信點兵的氣質。

這讓朱元璋更為歡喜,須知一味的砍殺,頂多只是將軍之流,能夠坐鎮中軍,指揮全軍的才是主帥。

便是這般,在朱權回來的第二年,朱元璋就直接將朱權封為寧王,藩地大寧。

大寧,可是大明的邊疆要塞,地處喜峰口外,和北元接壤,是一個兵家必爭的軍事要地。

將這裡作為朱權的藩地,可見朱元璋對其抱有很高的期望,哪怕現在的朱權,也才僅僅十四歲。

能夠這麼放心的重用朱權,一方面是因為喜愛,另一方也因為朱權不是嫡子,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

在朱元璋的心裡,寧王朱權應當用盡一生的抵禦外族對大明的入侵,鎮守邊疆。

並且其後代子嗣也會在大寧繁衍生息,世世代代為大明護衛邊疆。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朱權將會作為九大塞王之首。

事實也是如此。

兩年後朱權就藩的時候,朱元璋就給了甲兵八萬,戰車六千,驍勇善戰的朵顏三衛騎兵,更是作為朱權的直屬。

這般配置,簡直就是九大塞王之最了。

所以朱元璋想讓朱權和大孫交好。

畢竟一個是未來的大明皇帝,一個是未來最強藩王,自然是要關係和睦才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