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哥下葬之日還未到,怕是還要在京師待上一段時間,才能返回北平。”
朱棣皺眉說道。
現在他繼續留在京師,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但是大哥沒有下葬,他們這些做弟弟的,沒有一定的理由,得到父皇的允許,是不可能離開的。
所謂長兄如父,便是這般道理。
姚廣孝聞言,突然說道:“陛下現在不是正在調集兵馬,準備進發東南沿海嗎,殿下可有把握擔任此次統帥。”
姚廣孝雖然不上朝,但是每日朱棣都會跟姚廣孝聊一下早朝上面的事情。
目前的姚廣孝,在朱棣這裡,相當於一個軍師型的人才,自然不能讓其訊息閉塞。
聽到這話,朱棣微微皺眉,說道:“朱英的事情,想來父王肯定已經猜出來了,這等機會,現在兵馬都已經開始調動,但統帥之人,父皇遲遲沒有定下。”
“本王看來,應當是父皇準備安排已經歸屬於朱英的某人。”
東南沿海倭寇的訊息,在本月前就已經早朝議論。
對於倭寇,朝中文武大臣都不敢疏忽懈怠,兵部也很早開始調兵遣將,壯大沿海兵力。
甚至於沿海衛所,都開始加強操練,開始備戰倭寇。
可已然是過了半個多月,關於沿海節制諸軍的統帥,一直沒有定奪。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般以逸待勞的打法,定然就是大功一件。
只是父皇知道如今,在早朝上都沒有談論過統帥人選,也沒有詢問群臣。
就好像將這件事忘記了一樣。
“殿下其實也是很有希望,擔任這次統帥的。此次平倭,在貧僧看來,極為重要。”
“沿海海岸漫長,倭寇神出鬼沒,勢必要調大量將士才能防住。”
“況且此番倭國一統,戰敗者不知云云,必然耗時良久,說不準數年時光都未可能。”
姚廣孝說到後面,語氣已經有些幽幽,其中用意,昭然若揭。
朱棣聞言,眼睛一亮,頓時就明白了姚廣孝話語中的意味。
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對於朱棣來說,現在的情況非常不好,三萬將士看上去很多,相對整個大明而言,翻不起半點浪花。
可是現在,就有一個機會,若是能擔任沿海大軍的統帥,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就有很大的自保之力。
現在就朱棣看來,如若朱英登基為帝,前期最大的問題,就是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