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英準備去前面的乾清宮,和老爺子一同就膳的時候。
秉筆太監郭忠稟告道:“殿下,寧王求見。”
朱英聞言道:“讓十七皇叔進來。”
“遵令。”
朱權進來後,恭敬的作揖道:“拜見長孫殿下。”
天地君親師,在輩分面前,自然是皇家要高上一等。
朱權和朱英的關係,首先是君臣,然後才是叔侄。
“十七皇叔客氣了,賜座。”朱英笑著說道。
對於朱權他還是比較熟,也比較欣賞,雖然和朱權的見面次數並不算多,但朱權確實是給朱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待朱權做好後,朱英就直接問道:“不知皇叔這次過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朱權聞言,又起身作揖道:“回稟殿下,這次過來是為了感謝殿下在父皇面前,推舉我為平定此次陝西造反的主帥。”
“前些日子知殿下忙碌,因此這次一直拖到今天才過來,還請殿下見諒。”
朱英聞言,笑著調侃道:“怎麼,皇叔感謝我,就是這麼空著手來感謝的嘛。”
這話一出,本就老實的朱權,頓時覺得無地自容。
其實皇家不像百姓勳貴,自然沒有送禮這個說法,也沒有必要。
所以朱權在這一刻,完全不知道如何搭話了。
朱英哈哈一笑,道:“十七皇叔,你我相識已久,早在宮外就熟悉了,哪有這些講究。”
“不過這次去平定陝西,還是要多加小心,可不能栽進去了,十七叔這次若是能有足夠的功勞,往後我這邊,也好向爺爺多要些安排。”
對於朱權,朱英算是非常看重的。
在皇家子孫中有能力的很多,但是在性格上也比較平和,不似朱樉等幾位藩王那般暴躁的,幾乎沒有。
不管是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甚至是燕王朱棣,都是實實在在的武人。
而像朱權這種善於謀略的,才叫統帥。
對於朱權,這個歷史上僅僅曇花一現的藩王,朱英有著很大的期待。
這也是為什麼會讓朱權是平定陝西造反的事情。
朱權聽完後,鄭重回道:“還請長孫殿下放心,權必定是全力以赴,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朱英聽完,起身走到朱權的面前說道:“你我輩分雖是叔侄,但年歲相近,爺爺曾經對我說過,這兵權交給別人,怎麼能放心呢。”